| 群众在田间进行看苗管理。陈运团 翻拍 |
|
60年,洛阳翻天覆地,经历重大变革。本栏目拟对洛阳解放以来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进行回顾, 通过讲述的方式再现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近期,我们拟对洛阳解放以来发生的一些大事件进行报道,比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如果您是这些重大事件的亲历者、知情人,敬请拨打电话66778866,或联系记者陈运团(13503797759)、李喆(63870831)。
4穗“碧玛一号”,拉开岳滩小麦科学种植帷幕
日前,我们来到偃师市岳滩村采访,该村现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李宏廷迅速找来当年村里的小麦技术员尹同舟、付雪娥,他们说起小麦生产的历史,依然激情满怀。
岳滩村位于伊河、洛河汇流处的夹河滩上,解放前,是一个人多、地少、土质薄、自然灾害多的穷地方,再加上地主、官僚的压迫剥削,老百姓长期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每到冬春季节,全村有60%的人去逃荒要饭。
解放后,人民当家作了主人,各家各户都有了田地,但小麦产量很低。1952年,这里的小麦平均亩产仅100多斤,村民一年得吃国家统销粮20多万斤。
从1952年开始,农村从个体经济逐步走上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的集体经济。当时身为岳滩互助组组长的刘应祥,带领大家积极发展生产,决心“叫人民吃上白面馍”。
这一年麦收季节,他到一家国营农场参观,一下子被试验田里的小麦新品种吸引住了。这是西北农学院赵洪璋教授(著名小麦育种专家,后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刚刚选育成功的“碧玛一号”,穗大粒饱,尚未大面积推广。刘应祥太渴望早日种上这种好麦种了,忍不住悄悄掐了4穗,装在口袋里。
回到村中,刘应祥拿掐的麦穗与本村麦子一比,足足长了半个穗子,互助组组员们一看,也都说这个品种好。
刘应祥决心通过推广小麦优良品种来促使村里小麦增产。他们辟出小块田地,专门种植“碧玛一号”,通过“滚雪球”大量繁育……3年后,他们合作社普及了这个良种,加上改稀植为密植、浅耕为深耕、粗管为细管等措施,全社的小麦平均亩产达到380多斤。
为了进一步提高小麦产量,刘应祥和社员们处处留心。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他们在村中盖起科研室,开辟种子田、试验田、丰产田,不断总结栽培、管理小麦的经验。一步步探索,一步步实践,岳滩成为小麦大面积高产的旗帜。
“三个耳朵”管理法,实现小麦高产、稳产、低成本
进入20世纪60年代,岳滩的小麦亩产已稳定在600斤上下。但是,由于大量使用化肥,过多增加浇水次数和播种量,生产成本很高,更让大伙忧心的是,产量连续6年徘徊不前。如何才能突破这一局面?刘应祥他们又开始了探索。
小麦有它自身的生长发育规律,为了掌握这个规律,他们进行“定株观察”,实行看苗管理。通过对不同时期的麦苗进行认真研究,他们发现小麦一生有“三怕”,即“冬怕弱,春怕黄,拔节以后怕缺墒”。解决这“三怕”,他们在“管”字上做文章,在苗期,把小麦分为“弱苗、壮苗、旺苗”三种不同的类型,根据苗情采用“促——控——促”的技术进行管理。
为了让广大群众简便、快速地掌握这种技术,刘应祥结合多年的观察,提出了“三个耳朵”这一著名的小麦春季看苗管理办法:麦苗叶片像猪耳朵向下耷拉是过旺苗,需要控制;麦苗叶片像马耳朵向上竖起是瘦弱苗,需要促进;麦苗叶片像驴耳朵肥而不垂是壮苗,要保持扩大。
时至今日,在岳滩村中,许多人还能随口背出为这一小麦管理技术而编的顺口溜:“分蘖少,根系弱,叶片黄绿直立着,这是减产的‘马耳朵’;分蘖多,茎秆弱,叶片宽大黑绿耷拉着,这是倒伏减产的‘猪耳朵’;分蘖不算多,单株四五个,叶片青绿斜翘着,这是增产的‘驴耳朵’;促进‘马耳朵’,控制‘猪耳朵’,扩大‘驴耳朵’,小麦高产有把握。”
1972年,岳滩1000多亩小麦亩产平均达到754斤,每斤小麦的生产成本降为二分三厘;1975年,小麦亩产平均达到969斤,每斤小麦生产成本降为一分四厘五;1976年,小麦亩产平均达到979斤,有的地块突破千斤,每斤小麦的生产成本降为一分四厘二。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刘应祥代表岳滩参加大会,提交了题为“实现小麦高产、稳产、低成本,必须大搞科学试验运动”的文章,受到大会嘉奖。1979年,岳滩小麦高产、稳产、低成本经验获农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1980年,岳滩小麦生产经验获河南省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
岳滩技术员“满天飞”,推动全国小麦生产大发展
岳滩,作为全国小麦生产的一面旗帜,在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备受瞩目。他们的小麦栽培管理经验,在全省、全国被推广应用,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从1958年起,河南农学院(1984年更名为河南农业大学)就派出大批师生,长期在岳滩研究实习,总结岳滩小麦生产的经验,帮助指导群众更加科学地开展小麦栽培管理。随后,在岳滩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小麦生产的斗争实践》、《小麦生产高产稳产低成本》等书,一经出版迅速在全国掀起订阅热潮,并将其作为指导小麦种植的“宝典”。
与此同时,党和国家领导人习仲勋、纪登奎等也先后亲临岳滩,视察指导工作,全国各地前来考察学习的人员更是络绎不绝,最多时一天能有上万人,偃师县特别在洛河上建起浮桥,便于大家前往岳滩。
为了尽快推广岳滩小麦种植经验,有关部门还在这里建起了岳滩五七农学院,接收各地的农业技术员和青年学生前来学习,培养了一大批农业科技人才。这所农学院后来发展为豫西农专(后并入河南科技大学)。
长期的探索和生产活动,仅在岳滩内部就培养出了数百位理论与实践极为丰富的小麦专家、小麦技术员。其中,刘应祥历任偃师县岳滩村党支部书记、岳滩公社社长、偃师县委副书记、洛阳地委常委、河南省农业厅党组书记、省农委副主任、省政协常委等职,同时长期担任全国小麦专家顾问组组长,对推广小麦高产、稳产、低成本,促进全省、全国小麦持续增产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和刘应祥一样,村中的付桂良、尹同舟、付雪娥等数百位小麦技术员都成了“满天飞”的人物。他们在西至新疆、东到山东、南至广西、北到黑龙江的广阔天地里往来奔波,深入田间地头,用“专家听着新鲜,群众能够听懂”的语言,传播岳滩小麦栽培管理经验。所到之处,小麦增产,百姓欢颜,“叫人民吃上白面馍”的理想也一步步得到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