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29版:三彩风·随笔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仰望父亲
人生不需太多条件
长廊空回经日月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0 年 1 月 6 日 星期    【打印】  
夕花朝拾>>>我们的精神归宿其实永远都指向父亲,以至于在最迷茫、最恐惧、最孤单的时刻,走向父亲那扇永远为迷途的孩子虚掩的门。
仰望父亲
吴云骊
  20年前,父亲写出了《孤独的小岛》。那样一部孤独的作品,带着自身的冷,保鲜了20年。

  20年后,我自作主张,瞒着父亲,为他出版了这部诗剧,并写了序言《仰望父亲》。

  我做这样一件事,是出于对父亲的爱,更是出于对诗剧的尊重。

  我在书中说,这样一部20年前的作品,在20年后依然能以站立的姿态存在,是因为它的硬度和重量。

  这样一部没有时尚元素的作品,却具有永恒的精神。

  因为这种精神消弭了时间的浮华,到今天,我们看到它,依然觉得质朴和庄严,就像一件青铜器或者陶器,带着浑圆的曲线和深刻的花纹,呈现在宁静的灯光下。

  2009年12月19日,省作协、省诗歌学会为《孤独的小岛》举办了作品研讨会。在这样一个名家会聚的研讨会上,父亲的诗得到了高度评价。置身于真诚的赞美之中,我坐在父亲身边惶恐不安,扭头看父亲,他很平静,那是一个长久承载精神重负的人,带着一种比感动和喜悦更深切的疲倦。

  著名作家李洱说,读《仰望父亲》,几近流泪,这是他30年间读过的所有写父辈的散文中最好的一篇,此前有一篇,是老舍的。他说,《仰望父亲》塑造了一个孤独、忧愤、沧桑的知识分子的文学形象。李洱的赞扬,不是因为我的文字有多么好,而是因为父亲这样一个形象,代表了中国知识分子共有的隐痛,他们孤独地坚守信仰和道义,把自己放在了精神的祭坛上。

  著名作家、省作协名誉主席张宇说,《孤独的小岛》提醒我们,中国的诗歌、中国的文学到了该认真思考的时候了。俄罗斯有一种典型的文学二元现象,喧闹的文化市场背景下,一批与世无争的大师级作家在默默地雕刻着他们大师级的作品。而在中国,在市场化的文学乱世中,不再有民间作家,不再有文学贵族,不再有为民族输血的人,和俄罗斯相比,我们这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大国应该感到悲哀。正因为如此,《孤独的小岛》值得尊敬。

  著名诗人、省诗歌学会会长马新朝说,读过《孤独的小岛》,突然想起屈原。因为《孤独的小岛》继承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树立了一座精神的高峰。当代诗歌充斥着后现代、反传统、无中心的风尚,诗坛正处于解构状态,《孤独的小岛》倡导了一种有意义的回归。

  著名文学评论家李少咏说,从《孤独的小岛》中,读出了一座信仰的丰碑,一部中国思想史的完整个案,也读出了一个真正的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恐惧。

  白发苍苍的老诗人李清联说,一部20年前的作品,没有追风,没有迷失方向,在当时是超越时代的,现在仍然是超越时代的,要加一个“大”字,是大诗。洛阳应该有大诗出现,应该有大诗人出现。

  诗人梅艺辛引用一位哲学家的话说,“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是的,即使父亲在生活中是严厉的、缺少温情的,但是,我们的精神归宿其实永远都指向父亲,以至于我在梦里,在最迷茫、最恐惧、最孤单的时刻寻找父亲,走向父亲那扇在黑夜里永远为迷途的孩子虚掩的门。我想说,文学是人类的父亲,文学给予了我们物质之外的思想滋养和精神拷问。我们爱文学,就要像爱父亲,爱得敬畏,爱得自省,爱得纯粹而有距离。

  父亲一直是孤独的,就像我在《仰望父亲》里写到的。父亲的孤独,源于他的性格,也源于他有意和无意中保持的和世俗生活之间的距离。正因为这种距离的存在,他为别人提供了审视的空间。在这样一个研讨会上,这个空间正变得越来越纯净,越来越凝聚,让更多的目光投向《孤独的小岛》。正如诗人高旭旺所说,“《孤独的小岛》将不再孤独”。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