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孙钦良 文/图
绣楼是民居中的特殊建筑。富家女孩出嫁前,都在绣楼上读史书、做女红,《西厢记》中的绣楼是其典型代表。绣楼结构严谨而精致,格调高雅而严肃。绣楼对于小姐来说——小小窗口,一米阳光;窗外世界,万种风情。
住
绣楼:待月西厢下 迎风户半开
|
绣楼 |
在中国民居大花园里,绣楼是徜徉其中的一个美丽倩影!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这便是绣楼的美丽意象,它带有某种性感气息,听起来神秘,走近它兴奋。绣楼里积累了太多的绵绵情意,出现过太多的俊朗书生,多少香艳的词句和凄美的故事都诞生在这里!《西厢记》里的崔莺莺,《牡丹亭》里的杜丽娘,都是绣楼锁不住的灵魂!
洛阳民俗学者董高生说,洛阳老城内,独立的绣楼已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绣楼都在城外,也就是在乡下。洛宁县现今还遗存有完整的绣楼,位于东宋乡程家大院内。
记者到洛宁看到了这座绣楼:通高14米,需登16级台阶才能进入绣楼的门洞,门洞仅容一人通过,甫入一片昏暗,半天才能把视线调整过来。一楼为砖拱窑,两旁设暗室,东侧砌梯道,人只能躬身上楼。每层楼梯均造封口,合上厚重的盖板,周边严丝合缝,别说千金小姐不能轻易出入,就连光线也不好进来。绣楼气派大,窗户却很小,整体感觉令人压抑,不像是闺阁所在,倒像是一座炮楼。
经询问,这座绣楼确实有军事防御功能,平时住小姐,战时做碉堡。洛宁过去匪患严重,是豫西最爱闹土匪的地方,大户人家修建这样的绣楼,可谓一举两得。
在汝阳县刘店乡的段疙瘩村,现在还有两座百年绣楼,不过损毁得很严重。在豫西,中小地主家的绣楼,与洛宁的程家绣楼(青砖到顶)相比,显得相对简陋,墙体不是一砖到顶,也没有过多的木雕、砖雕,譬如偃师乔员外老宅绣楼,就是典型的清朝绣楼,位于府店镇夹沟村,3层砖木结构,双面坡硬山式顶。这座绣楼,是土坯墙和砖墙合垒的建筑,
一层住下人,二层是绣楼,三层是闺房。要进入绣楼参观,需先登上13级青石台阶,然后进入第二层的绣楼,地面是方砖铺地,从二层往三楼去,需要爬一架木梯,才能进入小姐的卧室,地面是木板铺就,墙体上有窗户,可看到楼下院内的情况。
从这座绣楼的构造来看,楼内女子与外部世界是有隔阂的,她想了解外部世界,只能通过这小小窗口。这就出现一个疑问:为什么我们看到的绣楼,与文学作品中描写的绣楼不一样呢?
文学作品中描写的绣楼,充满脂粉气和浪漫色彩:绣花架旁放着古琴,几缕阳光斜照纱窗,小姐在专心刺绣,身边必有一个丫鬟陪伴。这丫鬟忠诚而机灵,是小姐的心腹也是帮手,相当于小姐与外界沟通的“手机”。一年又一年,小姐绣出来的绣品,慢慢成了她的千千心结,成了她的怀春诗篇。
这时,会有一位俊朗书生,偶尔从绣楼下经过,小姐看见了,便爱上了,那男子也有意,却隔着绣楼无缘相会,于是书生跳花墙进了绣楼,其间被父母阻挠,两人都挺住了,最终大团圆,结成好姻缘。
千篇一律的绣楼画面,把中国式的浪漫和性感组合在一起,穿越了千年岁月,单是戏曲中就有《绣楼记》、《火烧绣楼》等剧目。绣楼上抛绣球,绣楼上幽会谈情,所有这些,生活里到底有没有出现过呢?专家说:实际上绣楼分两种,一种专供未出阁女子做女红,是一个劳动的场所。大户人家的小姐不止一两个,小姐们集中到绣楼绣花,既能相互学习又能排遣寂寞。另一种绣楼除了绣花外还作为卧室,一般为中小地主家的女子所用。
民俗学者董高生说,文学作品和戏曲文本,出于刻画人物的需要,对绣楼环境进行夸张描写,是可以理解的。但绣楼实际上没那么美,也不都修建在后花园内——绣楼的功能就是限制,好把姑娘限制在安静的环境内,让她们与复杂喧嚣的社会隔离。过去洛阳有一句老话,叫“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很能说明绣楼女子的生活状态。
董先生说,洛阳老城基本没有独立的绣楼了,不像洛宁程家大院还有那种独立的绣楼存在。一般情况下,绣楼所处的位置,都在四合院的内院,也就是“二门”里头,在东西对厦的上层,有楼梯可以上去。小姐住在上层,比较安静,也相对安全。她们可以走出绣楼,但不会迈出二门,只有走亲戚或去庙里进香时,方能在大人看护下外出,但一出大门立即坐上轿车,不会抛头露面。
在洛阳城区及周边地区,记者见到过的十几座绣楼,大多灰暗、陈旧,印证了董先生的说法——绣楼总处于整个院落的偏深之处,被整座宅院钳制和包围着。山西阳城皇城相府中的绣楼,别看是相府家小姐的绣楼,看上去也很简陋:一道过厅,两厢矮屋,走过院子,就是绣楼。没有雕栏玉砌,没有花草扶疏,只是一个光秃秃的小天井院,而且名字竟然叫“悟因楼”,取“悟却前因,万虑皆消”之意,一副宗教面孔,哪有半点儿活泼和清丽?
看来绣楼并非我们想象中那样美妙!它只是一种象征罢了,小姐坐在岁月的深处,她没有别的奢求,只把心绣成一朵静美的花。她已经长大了,“十岁进绣楼,十一绣荷包,十二绣枕头,十三绣鸳鸯,十四觅夫婿,十五盘了头……奴待春风来梳弄,新月已上柳梢头”!
绣楼给予小姐的,是等待,是矜持,是高贵——谁曾想,如今“小姐”一词沦落红尘,竟把这种高贵送给了妓女,这真让中国词库都感到悲哀了。高贵小姐下绣楼——古装舞台上,小姐总是大家闺秀,识文断字斯斯文文,琴棋书画样样都行,走起路来袅袅婷婷,说起话来莺歌燕语,呜呼!到底什么时候,“小姐”一词由褒义变贬义,成了被扒光了羽毛的鸡——在写绣楼主角的“小姐”时,必须校正“小姐”一词的含义。
衣
新娘绣裙
带给婆家的艺术品
|
绣裙 |
洛阳姑娘出嫁时多穿绣裙。绣裙必须是红色的,与大红色或石青色绣花褂配套。这件绣裙全称为“凤戏牡丹绣裙”,腰围105厘米,长92厘米,是民国时期洛阳一位新娘出嫁时穿的。
过去新娘所穿服装,与今天新娘穿的大不相同。第一,这些服装多是新娘亲手制作。第二,每件服装都有大量绣工,一针一线融入新娘的感情。譬如这件凤戏牡丹绣裙就很讲究——凤凰代表女性,而把牡丹和凤凰放在一起,则寓意富贵华丽,有美好的前程。第三,绣裙是艺术品,颇有文化含量,女子在刺绣时,一般不因袭别人的图案,而是根据想象搞原创,有的绣裙上甚至有字谜图案。
这样一来,新娘到了婆家后,街坊不但要看其容貌,还要看其绣工。古诗云:“拢鬓新收玉步摇,背灯初解绣裙腰。”新娘面对新郎,不但要展示美丽的绣裙,还要展示她的文化品位。
食
烫面角
状如新月 色白如玉
|
烫面角 |
烫面角给我的印象:外皮干干的,咬上一口却满嘴流油;入口三五个,个个喷喷香;吃到十几个,却像干水饺,也就那么回事了,难以让人上瘾。还有一个印象:烫面角总和馄饨一起出现,卖烫面角的一般兼卖馄饨,或自家不卖馄饨,而附近必有馄饨馆。
烫面角出现在民国初年。有人考证:1914年,开封人(一说邓州人)任老大与新安县人王金斗,在新安火车站开设餐馆,出售“老任烫面角”,状如新月,色如白玉,香而不腻,味美可口。
烫面角和饺子相比,特别之处是皮筋道,由于是蒸的,所以一般不会破,个个整齐。据说发明此种食物是出于偶然:某人发面时失手了,滚水进入面盆,烫坏了发面剂儿,就干脆把没发的面擀成面片,再将包子馅儿填进去,做成状似月牙的食品。人们看这食物形状新奇,就想吃个稀罕,因此就火了。
其做法是:选精白面粉,开水烫后和成团,切开放凉,然后揉匀切成面剂儿,再擀成圆片。馅儿的主料是鲜猪肉,择前胛或后臀,肥瘦搭配,细剁成丁,放入肉汤搅拌,配大葱、生姜、韭黄、白菜心,佐以食盐、白糖、味精、料酒、酱油、五香粉、小磨油等,然后包成新月状上笼蒸,10分钟即成。
行
滑竿
行走山路的简易轿子
|
滑竿
(资料图片) |
滑竿是山路的产物,是一种载人工具。
旧时,滑竿主要活跃在南方山区,北方并不常见,但在豫西、陕南大山中也可见到。史载1944年,“河南王”汤恩伯不抵抗日军,经豫西山区逃遁,坐的就是滑竿。
滑竿结构简单,两根竹竿是抬杆,上绑一个用竹篦编成的坐筐,或干脆绑一把竹椅,或上置一个布躺椅。整个滑竿,长约丈余,形似担架,乘坐之人可半坐半卧,天冷时屁股下铺软垫,下雨或太阳毒辣时上面撑把伞。
过去在嵩县、汝阳、卢氏等地,都有专门抬滑竿的脚夫,计价以路程远近和行路难易程度而定,走平路比较便宜,翻山过岭或下雨路滑时,就要加倍收费。豫西的土匪首领,作战时骑马,逍遥时坐滑竿,几成定例。
穷人不坐滑竿,穷人抬滑竿。抬滑竿一靠力气,二靠技巧——前后两人要配合默契,步调一致。前面的脚夫主要是带路,必须心明眼亮,后面的脚夫力气要大,上陡坡时全靠他在后面出大力——脚移身不动,换肩不停步,是脚夫的基本功。如遇到意外,前面的脚夫走快、走慢或停步,都要发个信号给后面的人,两人通过肩膀上的感知,及时调整姿态,使步子踩到一个点上,借助竹竿的弹性,悠悠晃晃,使客人坐得更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