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郝万山近日开出5个“药方”,让大家通过人体本身,依靠自己的力量调节自身机能,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方法。
药方一:抛弃“恶”的信念。总觉得某个部位有病,长期守着“恶”的意念,开始时觉得肚胀是气滞,后来感到疼了是血淤,再长期焦虑紧张下去,最后就可能长肿瘤!因此,“浇花要浇根,养生要养心”,凡事要想开些,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
药方二:唾液是良药。经常练习吞津,可以灌溉脏腑,濡润四肢,面色红润,轻身不老。具体操作分为4步:
上下牙齿轻轻叩动36次,通过叩齿,可以强肾壮骨;舌头在口腔中轻轻搅动,顺时针搅9次,逆时针搅9次,周而复始,也是36次;唾液分3小口咽下,在咽的过程中,要咽出声来,并用意念把唾液引至丹田;意守丹田3分钟。通过叩齿和搅海,口腔中就会大量分泌唾液,能达到清心健脾的效果。
药方三:拍打各部位36次。用空心掌拍打,从胸脯、腹部、上肢、脖子、后背,到臀部、大腿、小腿,每个地方拍36次,拍打完后会感到全身轻松愉快。如果拍不动,可以搓揉,一个地方搓10下。这就可以促进气血运行,使自动调节机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药方四:以痛为输哪儿痛按哪儿。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以痛为输,哪儿痛按哪儿就可以缓解疼痛。
按中医上下对应理论,患有网球肘,可以在膝关节的周围找压痛点,如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找到痛点后,按压就可以缓解疼痛;用木球压住痛点,或者背靠墙压住痛点,均可以缓解背部筋膜炎疼痛;按压小腿外侧上部,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胆经阳陵泉穴直下1寸到2寸的胆囊穴,可以缓解胆囊炎症状。
药方五:按压第二掌骨。第二掌骨桡侧的穴位分布大致是整个人体的缩影,通过对病理反映点的按压,就可以达到判断疾病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具体操作如下:
1.手指如握鸡蛋状,虎口朝上,食指拇指相距3厘米。
2.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指尖呈30度角倾斜,依次按压第二掌骨桡侧(大拇指一侧),可感到此处有一浅的凹槽。
3.沿着第二掌骨均匀按压各穴位,当某一穴位有明显的疼痛、麻、胀、酸的感觉(称为压痛点),则表明该部位所代表的器官有病理改变。
4.左右手都要检查,相同的穴位压痛反应,哪一侧强,就表明哪一侧的器官病重。
5.如果身体的某一脏腑器官有疾病时,可以揉按第二掌骨桡侧的相应穴位,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揉按的方法是用刮板边缘呈90度角垂直或用手指尖部以穴位为圆心,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揉按,要按压到骨膜上,有较强的麻、胀、痛感,每分钟旋转100次左右,每次治疗3分钟。有条件者,以针刺代替揉按效果更佳。
(居佳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