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29版:经典洛阳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住 洛阳人喜欢“四合头院一处庄”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0 年 4 月 15 日 星期    【打印】  
河洛春秋 生活民俗系列
住 洛阳人喜欢“四合头院一处庄”
记者 孙钦良 文/图
四合院
  洛阳人崇尚“四合头院一处庄”的居住形式,强调院落的封闭性,即上房、两对厦、临街房围合成一个完整的四合院,体现“藏风聚气”的风水理念。上房和临街房要高于厦房,以体现长尊幼卑的住宅格局。

 洛阳人强调院落的封闭性,普通百姓再穷,也要把宅子圈起来,以增强院落的安全感。

  洛阳民居院落种类繁多,有单间头、两间头、三间头、五间头的。据洛阳堪舆专家雷建国先生介绍,洛阳人所说的“间头”,是以房屋的“间”来衡量院落的宽窄。三间头是说院子的宽度可以盖三间房,五间头是说可以盖五间房。据民俗学者董高生介绍,洛阳人喜欢单门独户的院落形式,就老城而言,一般以三间头的院落居多,家境富足的有五间头,九开间三路三进的院落几乎没有,连民主街林东郊(清代翰林)的太史第,也只是五间头五进院落。

  这里又牵出一个词汇,叫做“进”。“进”是区别多重院落的一个词,一般的四合院,只有正房、厢房,这只是一进院,而大户人家一般有几进院落,第一进院落由临街房、东西对厦和二门组成;进了二门,又是东西对厦和过厅(又称穿堂),这是二进院;过厅之后为第三进院落,由东西对厦和上房组成。讲究的人家,上房要盖成两层,与过厅相对,称为“前厅后楼”。据董高生先生观察,老城西和巷刘太和家的宅院,就是三进院落,上房两层,台基上设有梯子,楼上有雕花栏杆,有的上房之下还有半出地面的砖券窑洞。这种院落格局复杂,属于大宅。

  五间头五进的院落,在洛阳属于深宅大院,每进院落的厢房都为每侧三间,有后过厅和后上房,其中过厅最为讲究,这是接待客人的地方,结构用材非同一般,厅内陈设有方桌、条几、太师椅,看上去非常气派。阜安街庄慕南家的五间头宅院内,就有这样一个过厅,过厅面积之大,实为洛城之冠。

  以上都属于大户人家的宅院,结构复杂,面积较大,而一般人家的院落就简单得多,只要能弄到一处四合院,也就非常满足。所谓“四合头院一处庄”,在过去也就算小康之家了,普通人或盖或买,一定要置一处这样的宅子,一辈子才算没白活。奇怪的是,在洛阳,偏偏有人喜欢前窄后宽的院落,取“后多有余”之意。按说这种院落前面宽后面窄,形状有“棺材”之嫌,但一些商人或业主专买这种院落,认为这种宅院多进少出,为发财之兆。

  洛阳民间院落走向多取面南坐北,方位上可以稍偏一点,取偏东、偏南者居多,在今天看来,这是很奇怪的事情。为啥要这样?记者专门请教了雷建国先生。他说,这是考虑了风水因素。中国大风水概念是西北高、东南低:西北有昆仑山脉,地势居高;东南有大海,地势居低。所以无论城市、村落、民宅,都喜欢背靠西北,面朝东南,寓意“背后有靠山,前面有出路”,而且面朝东南,可接纳阳光,这是优化环境,属于环境学范畴,并不是封建迷信。

  所以民间认为,住宅东南方向最好不要有高山或高楼,而西北方向最好有高地、高楼。这样的院落可以敞开胸怀面对太阳,同时西北风又被阻挡住了,可谓明智的选择。反之,住宅东南方向有高山、高楼,阳光和风水皆被阻隔,就不好了。而住宅西北方向空旷开阔,西北风直接吹向住宅,不聚气,不藏气,也不好。

  坐北面南的院落,厨房须在正房与西厦之间,不能建于正房与东厦之间,这是洛阳人特别强调的。水井必须打在西厦与临街房之间,不准改移它处,这也是洛阳人的讲究。

  院落内的居住安排,也有一定讲究,须恪守“老者为尊,长者为大”原则,家中最高长辈住上房或厅房。若是一男娶一正房及小妾者,正房夫人住上房,农村称为“堂屋”,小妾居陪房,以显示尊卑。厢房中以东厢房为尊位,多为兄长居住之室。

  寻常百姓家的正房,由于面积不大,要隔为几间,东间住长辈,西间住晚辈,正中为明间,兼做祭祖堂和客厅。平房、草房长幼住室安排相同。农家窑洞一般有主窑、次窑之分,长者居主窑,晚辈住次窑。若是住楼房,下层左侧给长辈居住,中间作为客厅,免得长辈上下楼,上层则由已婚或未婚晚辈居住。不论城镇还是乡村,临街的大门都不能正对上房,譬如面南之家,须于东侧开门,这是规矩。

  雷建国先生说,洛阳是最讲究相宅的城市,其渊源很深。周公营建洛邑,留下“周公卜宅”的典故,这是最早的相宅(城为大宅)记载。汉代,洛阳相宅活动已开始注重院落走向和对邻里五行的考量。明清以来,洛阳相宅活动混乱,其中有科学含量,也掺杂封建迷信——而洛阳人崇尚的“四合头院一处庄”,则是节俭和科学的,体现了院落构想的完整性。

  

  衣

  牡丹帽

  印证洛阳牡丹文化

牡丹帽

  眼下正值牡丹花会,记者怀着侥幸心理到老城寻找牡丹帽,还真的找到一顶!这是一件绣帽,全称为“红底蓝衬贴花绣牡丹帽”,看其形状,花瓣硕大,姿态夸张,花叶上扬,确像一朵盛开的牡丹花。

  此帽是民国时期的绣品,为洛阳女孩子所佩戴。洛阳民间有这样的牡丹帽,说明洛阳人“从头到脚”都爱牡丹,帽子上绣牡丹,绣花鞋上也绣牡丹。但是在20多年前,洛阳刚刚举办牡丹花会时,有位专家提出“牡丹文化”概念,立即遭到质疑和反对:“牡丹”难道还有“文化”?这位专家只承认有牡丹花事,不承认有牡丹文化,并连带对酒文化也进行了抨击。而到了今天,洛阳牡丹花会已经成功举办28届了,牡丹文化早已被认同。

  实际上,文化就是生活方式的综合体现,洛阳人在衣帽鞋袜上绣牡丹,这就是牡丹文化,不容置疑。牡丹文化已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里了。

  再看这顶牡丹帽,帽檐部分很小,帽圈儿也很窄,只起固定头部的作用,而帽子上的牡丹刺绣,却占了帽子“总面积”的绝大部分,这其实不是戴帽子,而是在戴牡丹花了,这种现象真是非常有趣。

  食

  飘梁蛋

  天上掉馅儿饼,上梁之奇俗

飘梁蛋

  俗话说“天上掉馅儿饼”,哪有这样的好事?但民间真有这样的事情,不过掉下来的不是馅儿饼,而是小蒸馍!

  这种小蒸馍,便是“飘梁蛋”,用白面制成。

  民间修建房屋,待到上梁那天,必须蒸一堆这样的馍,然后带到大梁上去撒,让前来祝贺的人抢着吃。为什么要这样?这要从姜太公说起。

  姜太公是周王朝的开国功臣,他辅佐文王、武王伐纣灭商有功,天神就把“封神榜”交给他,让他封神。于是,他身背“封神榜”,手举打神鞭,把天下的神都封完了。可是他的夫人“扫帚星”来迟了,无神可封,姜太公被她缠不过,就给她封了个“穷神”。

  再说姜太公诸事办完,轮到封自己的时候,诸神位置全满,连个座位都没有了,他只好爬到房梁上,于是房梁成了他的神位。

  当时周朝刚刚建立,天下还不太平,有的神不安分,嫌自己的神位低,来到人间滋事骚扰,连百姓修房盖屋时也来捣乱,有意弄出事故,有的工匠就在上梁时被砸死了。老百姓很苦恼,遂想起姜太公的神位在房梁上,于是就在房梁上写“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拿老姜来吓唬诸神,同时在上梁时撒下飘梁蛋。

  飘梁蛋如鸡蛋般大小,里边包小石子或瓦碴儿,当诸神慌忙来抢白花花的飘梁蛋时,姜太公已经稳稳当当地坐在房梁上,保佑房梁安全放稳。

  这一风俗洛阳城乡都有。至于为啥要在飘梁蛋里包石子,是说“实心敬,上梁正”。如果谁家不撒飘梁蛋,不在大梁上写字,不在大梁上披红绸,上梁的师傅就会罢工,不爬到高处上梁了,直到今天还是如此。

  行

  古代洛阳

  通往日本的道路

遣隋遣唐使纪念亭

  古时,洛阳通往日本的道路维护较好,但因朝代变迁,各代线路略有差异。东汉安帝在位时,日本国使者来洛阳,行走的路线是:从日本渡海,先到如今朝鲜的平壤附近,然后经今丹东、辽阳、北京、涿州、邢台、邯郸、临漳、武陟,抵达洛阳。

  曹魏时期,洛阳通日本道路在战乱之后继续开通。景初二年(公元238年)6月,日本国女王遣使臣来到魏都洛阳,由于这次来访收获甚丰,引起女王的兴趣,于是她在10年之内先后四次遣使到中国考察,学习中国的印染技术。中国丝织技术就在此时传入日本。正始元年(公元240年),魏国派使臣从洛阳出发,回访日本,带去金、帛、锦、刀、镜等礼品。

  曹魏时期中日交通线和东汉时基本一致,即从洛阳出发,过黄河至幽州(今北京),走燕山道,出山海关,到辽东后再至朝鲜半岛渡海,最终抵达日本。到了西晋时期,京城仍在洛阳,这时有大批汉人经朝鲜半岛移居日本,到那里从事丝织缝纫业,中日交通线相当繁忙,其中有一些洛阳人移居日本。

  隋唐时期中日交往达到高潮。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日本遣使入隋,到达隋东都洛阳,向隋炀帝递交国书。隋炀帝遂派13名使者,携带国书回访日本。回访的路线为:先由海路到朝鲜,然后沿朝鲜半岛南方海域航行,经对马岛、壹岐岛,横渡朝鲜海峡,抵达日本九州,穿越濑户内海,到达大阪湾。

  唐代日本派遣唐使达19次,规模最大的使团有500人~600人,其中好几次直接来洛。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深秋,日本国派出访问团594人访唐,翌年4月抵东都洛阳,12月,玄宗在东都应天门城楼(今定鼎路)接见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