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乡村都是人类聚落形式,而都城则更讲究风水,洛阳作为千年帝都,是最看重风水的城市之一。当年周公营建洛邑,认为这里居“天下之中”,最宜建都——古人说洛阳山河拱戴,今人说洛阳最宜人居,都是说洛阳风水好。
住
居住环境:帝都洛阳的风水
|
周公营建洛邑纪念碑 |
居住环境是风水学的一部分,风水学就是环境学,是人文地理学,是传统的选址评价系统,是城市、村落、建筑的布局艺术,这种艺术不能称之为封建迷信。
洛阳风水好,已为历代所公认,天公偏爱洛阳,把天下之中的风水宝地给了洛阳;历史厚赠洛阳,把13个王朝和河洛文化给了洛阳。有关资料表明,洛阳建都时间累计1650年,有百十个帝王在此主政和生活。他们选择洛阳绝非偶然,都因洛阳占据着中国的风水吉壤。
堪舆专家雷建国说,自古以来,人们都在研究居住环境,这在古代便是看风水,中国人小到住宅大到城市、国都的选址和设计,无一不在风水理论指导下进行。风水有两大要素即“围合”和“盆地”,这是两个衡量标准。“围合”是指山之合围,“盆地”是指中央平地。风水的理想模型,是由山水围合起来形成盆地,易守难攻,又有出口。
洛阳,恰恰处在这样一个理想位置上。
先说“围合”,洛阳四面环山,形成围合局面:西南部是莽莽苍苍的秦岭,延伸到洛阳境内后,连接伏牛山、熊耳山、外方山,从西、南两面解开胸襟,把洛阳揽到怀中,既挡住了西北的尘沙,又提供了丰富的矿产和森林资源;秦岭的另一条支脉崤山向东延伸时,地表覆盖着厚厚的黄土,慷慨地把土壤送到洛阳城边,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肥沃的耕地。而洛阳水系环绕,也形成围合水网:洛阳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东南次低,其间大小河流呈扇形均匀辐射,像撒开的水网,形成多个“河汭”地貌,土地肥沃,水源多多,适合人类居住,容易形成聚落。
由于山脉与河流的分割,洛阳境内形成多个盆地,如洛宁盆地、宜阳盆地、嵩县盆地、汝阳盆地、伊川盆地等。这些盆地简直是“天然区划”,每个盆地都对应着一个县。盆地内土肥水美,都是风水宝地。而洛阳北面长约200公里的邙山,挡住了滔滔黄河,使洛阳免遭水患——洛阳周边小环境,占尽河洛好风水。
那么,洛阳风水的龙脉行止,到底是如何走势的呢?关于这个问题,早在宋代就有人回答了——宋人李思聪在他的《堪舆总索杂著》(简称《堪舆杂著》)中说:“洛阳龙脉发自中岳嵩山,过石峡而北去,脱变作冈龙入首后分一支,结北邙山托于后,山虽不高但蜿蜒而长顿,起首阳山远映下首,至巩县而止于黄河之中,嵩山抽中干而起皇陵山,分出一支而至黑石山为水口,中扩为堂局,而四山紧拱,前峰秀峙,伊洛缠涧,汇于前龙之右界水也。稠桑弘农,好阳诸涧,乃左界水也,流入黄河,绕于北邙之后。洛河至巩县而与黄河合,一大聚会也。”
雷建国先生认为,洛阳风水好,不是到宋代才彰显出来,早在西周初年,洛阳的好风水就被周公看中了。据《尚书》记载,周公摄政的第五年来到洛阳,详细考察了地理环境,他认为洛阳居天下之中,地理位置绝佳,于是营建洛邑,成为洛阳城的第一位规划者。如今的周王城广场上,还树立着周公营建洛邑纪念碑。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都城仍在洛阳。隋朝扩建了洛阳城,隋炀帝事先还站在邙山上,指着伊阙问大臣:“此非龙门邪?自古何因不建都于此?”大臣苏威对曰:“自古非不知,以俟陛下。”这里隋炀帝发明“龙门”一词,实是强调洛阳龙脉风水的重要。
中国是讲究龙文化的国家,风水文化的核心是龙文化,从大的地理环境来看,洛阳更是风水宝地——你拿起中国地图,会发现昆仑山与秦岭连接起来向东延伸,形成一条横贯中国的中央山脉,气势磅礴,犹如巨龙从帕米尔高原腾空而起。天山是高昂的龙首,西昆仑、中昆仑、东昆仑、巴颜喀拉山、秦岭是蜿蜒的龙身,而洛阳依附的伏牛山是龙尾。龙尾低垂处,正是中原大地的起始处,往东是平原和大海,好似巨龙深情回顾千里沃野。从这个格局上看,洛阳西依巨龙,面朝大海,这很符合风水宝地的几个要素:背依绵延群山,面对开阔平原,有依托,有出口,有山水,有土地。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三代即夏、商、周,而这三个王朝处于国家形制的早期阶段,都以洛阳为都城,抢先占据好风水。洛阳地处“天下之中”,故称“中土”或“土中”,最早的“中国”实指此处,后来连河南省也被称为“中州”或“中原”。所以,逐鹿中原成为历代枭雄之梦想,得中原者得天下,就是这个道理。
记者发现,只要提起洛阳,堪舆专家都说洛阳风水好,但记者有一个疑问:为啥到了宋代,洛阳便不再作为帝都了,渐渐沦为府县了呢?难道地脉也会起变化吗?这应是一个课题,留给专家来探究。
衣
马甲
从马身上
移植到人身上的服装
马甲,洛阳人称为坎肩、背心,是一种无袖紧身短上衣,对襟立领,直接穿在衣服外面,清代和民国初期流行。图中所示马甲,征自洛阳民间,为民国时期绣品,绣的是牡丹图案,肩宽25厘米,衣长45厘米,属于儿童马甲,色彩华丽,层次丰富,绣工精巧。
马甲的作用是保护人体躯干,使上身感到温暖,其起源却与军事有关,是从战马身上移植到人身上的服装。原来,古人作战时,为不让战马遭箭镞射杀,就把皮革缝制后披挂到战马身上,马甲由此诞生。后来战乱不断,时有丢弃的兵器和马甲,据说一肥胖女子捡到一马甲,摆弄之间发现此物正好包裹自己的胖身子,于是连夜做成第一件“布马甲”。人们发现这种服装既方便、保暖,又可使身材挺拔,于是纷纷效仿并加以改进,还被传到西方,成为西方贵族女性服饰之一。
由于马甲是套在外面的,所以人们在做工上颇下工夫,富人穿的马甲多刺绣,图案有牡丹、菊花、百合和绶带鸟。平民也穿马甲,但不刺绣,多为黑色棉马甲,讲究点儿的穿咖啡色马甲,看似简单朴素,却很实用,也很保暖。
食
洛阳滚蛋汤
原名状元汤
洛阳餐饮颇有意趣,连外地人都知道洛阳有道滚蛋汤,但说法有多种版本。一说为洛阳水席全套24道菜,有8个冷盘、4个大件、8个中件、4个压桌菜,其中最后一道是滚蛋汤;另一说为豫西民间宴席,最后一道菜均为滚蛋汤,喝了这碗汤,客人便可以离开了。
滚蛋汤就是鸡蛋汤,内有番茄、香菜,红黄搭配,微酸微辣,颇受人们欢迎。关于滚蛋汤的来历,有这样一个说法:北宋状元吕蒙正,幼时流落到偃师相公庄,在寒窑里苦读诗书,长到18岁时家里还很穷,临去京城赶考,却无食物充饥,急得家人团团转。刚好家里的母鸡下了一个蛋,家人喜出望外,连忙取蛋做菜,可一个鸡蛋太少,咋办?家人急中生智,往锅里添了一大碗水,把鸡蛋打碎搅在里面,吕蒙正喝饱了,进京考试中了状元。于是,人们就把鸡蛋汤叫“状元汤”,又因他喝了汤就离开,动作敏捷,形似滚动,所以又叫“滚蛋汤”。
滚蛋汤中的“滚”,丝毫没有贬义,而是表示动作——“离开”的意思。洛阳的风俗是,一旦上了这道菜,就意味着宴席结束,客人便可离席走人。据说为此还闹出过一桩公案:数年前,涧西有人办婚宴,刚上了几道热菜,就出现了鸡蛋汤,客人见此,以为婚宴结束,就纷纷离席了。这家人很气愤,认为饭店不懂民俗,使客人早走了,好好的婚宴不欢而散,喜庆气氛一扫而光。为挽回影响,这家人很快又在另一家酒店办了婚宴,还与先前那家饭店打起了官司,许多媒体都对此事做了报道。
行
古代往朝鲜
有“洛阳通高丽道”
|
(资料图片) |
洛阳通往朝鲜的道路,比通往日本的道路开通得早,由于当时“朝鲜”一词尚未出现,所以称之为“通高丽道”,是丝绸之路东线之一。其大致路线为:由洛阳出发东行,再折而向北,抵达朝鲜半岛,其间一段路与洛阳通日本道重合。
洛阳通高丽道始于西周。周武王灭商建周,一部分殷商贵族不愿臣服,就逃至朝鲜半岛,在那里开邦建国。随着时光流逝,其敌视态度转变,慢慢与中国有了来往。曹魏时期,居于朝鲜半岛东部的“秽貊”、南部的“三韩”(马韩、辰韩、弁韩),开始派人来魏都洛阳朝献。北魏时高丽与洛阳联系更紧密,有一年竟然三次遣使入洛朝献。
唐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从洛阳出发征伐高丽。显庆五年(公元660年)因百济(又称南扶余,是古代朝鲜半岛西南部的国家。当时,百济与高丽、新罗一起被称为三国)进攻新罗,新罗向唐朝求援,唐朝命苏定方等人攻百济。苏定方从成山(山东半岛最东端,今属荣城市)渡海,围百济都城,百济降唐。唐高宗李治在东都洛阳接见了一批百济俘虏,并让其留居洛阳,直至终老。唐代,整个朝鲜半岛都有佛教徒来洛阳求法。
洛阳通高丽道具体走向为:从洛阳出发至涿郡(今北京市西南),再往东北方向走到辽东,南行过鸭绿江,至高丽、百济和新罗;隋以后,多从洛阳的永济渠乘船北上,至涿郡后再转陆路,
路线同前。另一条路线是从洛阳出发,东行至汴州,然后向东北行至山东半岛,从登州出海乘船至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