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37版:三彩风·文苑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春尽杨花舞
广告
爱情
牡丹花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10 年 4 月 23 日 星期    【打印】  
爱情
牡丹花
蝴蝶飞过沧海
  是一个阴冷飘雨的日子,正值四月中旬,第二十八届牡丹花会渐入佳境,中国国花园里人头攒动,牡丹观赏区内游人如织。我独自游走在一个僻静的角落,看到一对老夫妇执手相挽,静静地凝视着牡丹,不时深情地对望。恍若隔世千年,我霎时想起了一个叫亚萍的邻家女孩儿,一首叫做《茉莉花》的歌曲。

  也许是八九岁的光景,生活在江南水乡的我,已从祖父那里知道了洛阳龙门石窟,对“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却懵懵懂懂。那时候,我耳熟能详的歌曲是《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丫,又香又白人人夸,让我将你来摘下,送给别人家。”

  少年的情思不知是否为专家研究的课题,你绝不可能想到,孩提时的我,唱着歌憧憬着可以挽亚萍的手,亚萍就像茉莉花一样素雅、文静、清香、柔美。成人之后的经历印证了我所具有的先天之才,传承了江南人与生俱来的情爱因子。《茉莉花》乃是爱情歌曲,无锡即是西施和范蠡爱情故事的发生地。不独此,我少年的心湖里一并沉积了锡剧和评弹的温润、柔情,全部与爱情关联,记忆中把一个亚萍放不下。

  从1983年第一届牡丹花会至今,我去牡丹园看牡丹的次数屈指可数,缘于不甚喜欢“花开时节动京城”的喧闹,直到偶然听到牡丹和芍药的爱情故事。

  传说在远古的天宫里,一位仙女和一位天将相爱,天宫里不允许谈情说爱,玉皇大帝下旨把仙女打入凡间做牡丹花仙,仙女在洛阳变成了牡丹仙子。为了爱情,天将不恋天宫的荣华富贵,冲破重重阻力跟随仙女来到洛阳终日相守,他就是芍药。每年四月,芍药聆听着人们对他心上人的赞美,等到牡丹开始孕育他们的“小宝宝”时,芍药就绽放漂亮的花瓣来吸引人们,这样牡丹就可以安静地“坐月子”了。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他们相爱着、繁衍着,一代又一代……

  于是,开始相信牡丹是爱情之花。去年,我给岭南的她寄了牡丹的照片,因为《诗经·郑风》中说:“淆之外,洵吁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此诗中的芍药即牡丹。虽然没有赠之以玫瑰,却也是我的一番情意。

  这天从中国国花园出来,经牡丹大桥返程,桥下是波光粼粼的洛河,不由得想起了曹植与洛神的相恋,洛浦两岸一簇簇绽开的牡丹,想来是他们的爱情之花吧。

  有一年我作为工作人员陪同北京来的文化官员参观龙门石窟,站在卢舍那大佛前,这位官员感慨道:“名花倾国两相欢。”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千古流传,维系他们爱情的正是牡丹啊。

  这个春天,这个牡丹花开的时节,洛阳城一道亮丽的风景,便是许多妇孺老幼的头上戴着牡丹绢花,和情侣装、情侣表一样时髦得令人艳羡。苏轼的《吉祥寺赏牡丹》诗中道:“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更别说杨贵妃爱往头上插牡丹花了。天南地北来洛阳看牡丹的游客,有几人不是把牡丹当成一种美好感情的寄托?那对牡丹的神往、对牡丹的情意、对牡丹的亲昵,隔千山万水也不畏路途之遥,何尝不是揣着爱的情愫和美好的期望而来?

  听说在如今的无锡,街头遍开的茉莉花已成旧时景色,作为文化象征,已远不能及牡丹吸引外宾和世界各地的华人,何况牡丹文化正蓬勃兴起,单是爱情牡丹,将撩起多少人的浓浓情怀?

  我笃信,于千万赏花人中,必有一个亚萍,必有你、我、她,为了爱而来,为了一偿夙愿。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