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图
仁伟 | |
上周一晚上,我市某中学初二学生晓光(化名)突然跟妈妈说,这周自己不打算去上学了。
晓光的妈妈起初以为儿子在开玩笑,因为就在当天中午吃饭时,他还开心地说起学校里同学之间的事情。第二天一早,晓光把自己锁在屋里,死活不愿意出门。经过再三追问,晓光妈妈才得知儿子这么做的原因。原来,晓光留了一个自己认为很“酷”的发型,可父母认为他的头发有些长,就让他去理发。周一下午放学,晓光最终在父母的催促下去剪短了头发,但回家后就一直闷闷不乐。对于自己不想上学的原因,晓光是这样解释的——“头发剪得太短了,不好看,挺丢人的,不想去学校让同学们笑话”。
晓光的妈妈对此哭笑不得——你的头发还没有你爸爸的短呢,有什么丢人的呢?可劝了半天,晓光坚持不去学校。晓光的爸爸看到儿子这样,狠狠地揍了晓光一顿。周三早晨,在父母的逼迫之下,晓光背着书包出了家门。但晓光的父母后来从班主任那里得知,他并没有去学校。
父母好话歹话说了一大筐,晓光就是听不进去,一连三天都是如此。这下,父母也没了办法。
市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的教师辛春红说,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对自己的外表和服饰非常看重。他们会模仿明星、偶像的穿着打扮,追求流行时尚。家长应当了解孩子这一心理发展的特点,给予其更多的理解与宽容。此外,经过沟通,晓光还表示,自己不想去学校,更重要的原因是那几天要进行期中考试,而学习成绩并不理想的晓光对此存在畏惧心理,便以头发作为借口,希望能逃避考试。这一点,晓光的父母始终不了解。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处理孩子类似的问题呢?第一,家长应尝试着接受孩子的审美观点,因为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充满个性的打扮是一种时尚,也是一种能力。第二,家长要帮助孩子正视自己的问题,躲避考试不是解决学习问题的根本办法,帮助孩子从消极心态转向积极心态。另外,晓光的父亲动手打了儿子,虽然目的是为了晓光好,但他在表达对孩子爱护的方式上犯了错误,会让孩子很不理解,甚至会产生对抗或抵制情绪。因此,家长需要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让自己的行为产生良性的结果。
事实证明,这些做法的确有效——晓光的父母回家后与晓光进行了真诚的交流,现在晓光已经返回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