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D10版:亲子空间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中耳炎,宝宝听力隐形杀手
夏秋之时要防
小儿常见病
良好睡眠有助于宝宝智力发育
幼儿过量补充维生素D会发热
母乳喂养宝宝更健康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0 年 8 月 5 日 星期    【打印】  
中耳炎,宝宝听力隐形杀手
  在暑假里,孩子们成了电视迷,你可能会在无意中发现,孩子会把电视的声音调得很大、说话的声音也比以前要大得多,爸妈叫都叫不应,这时家长可不要一味地批评指责孩子,而需要注意孩子的听力是否出了问题。专家称,有一种中耳炎,不流脓,耳不痛,却是导致儿童早期听力损害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这就是分泌性中耳炎。

  约有80%儿童患过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又名渗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中耳积液等,这种中耳炎是导致儿童耳聋的重要原因之一。专家说,分泌性中耳炎常常没有什么明显症状,年龄大些的儿童可能会告诉家长,耳朵闷,有嗡嗡声,感觉听力轻微下降。小一些的孩子自己不会说出这些症状,而是把电视的音量调得很大,或听不清别人跟他说话;坐在教室后排的学生因为听不到老师讲课,学习成绩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一些婴幼儿对周围的声音反应迟钝,比如没有将头转向声源、语言发育延迟等。

  大量研究表明,约有80%的儿童都得过分泌性中耳炎,多数在6个月~4岁时发病,1岁以及1岁以内发病的占50%,2岁以内发病则占到60%,部分患儿在3个月内可以自愈,但仅有30%~40%的儿童会反复出现分泌性中耳炎,有5%~10%的患儿症状会持续一年以上。

  腺样体肥大是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病因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常见的发病原因有鼻-鼻窦炎、腺样体肥大两种。专家说:“儿童鼻-鼻窦炎为常见疾病,很多家长不重视。反复发作的鼻-鼻窦炎可引起腺样体肥大,而肥大的腺样体又阻碍了鼻腔的引流,进一步加重了鼻-鼻窦炎,二者又共同影响咽鼓管的通气功能,致使中耳鼓室不能与外界进行正常的气体交流,逐渐形成负压,并进一步引起鼓室黏膜充血、渗出,就形成了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主要表现为耳闭塞感,急性期可能出现耳痛,一般疼痛症状不是很严重,疼痛时间也不是很长,很多儿童都可以忍受甚至习惯,由于没有耳流脓、发热等症状,也不易被家长发现,进入慢性期以后,听力损失就进一步加重。

  虽然有一部分分泌性中耳炎可以不治而愈,但是如果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又不治疗,最后导致鼓室内黏膜、肌肉、听骨链等纤维化、粘连,进一步损害听力。医生把这种情况叫做粘连性中耳炎,此时治疗就比较棘手了。

  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中耳腔内有液体,像水一样稀薄,颜色通常为淡黄色。不过,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绝大多数通过药物治疗可以痊愈,但是,部分已经形成“胶耳”的则需要手术治疗。     (仁闵)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