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6版:洛阳·城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天津桥:曾经架在“银河”上
9家担保公司获奖
儿子结婚 父母拉车送一程
听设计师讲节日装扮
转租升温 房客当起“二房东”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1 年 1 月 31 日 星期    【打印】  
天津桥:曾经架在“银河”上
□见习记者 王子君/文 记者 潘郁/图
  吴佩孚在原桥址旁修的“天津桥”,老百姓称其为“老吴桥”。
  天津桥:位于今洛阳桥西侧200米处的河床下,始建于隋代、毁废于宋末元初。

  始建于隋代、毁废于宋末元初的天津桥,曾是连接洛河两岸的重要交通桥梁。沧桑沉浮,昔日文人墨客笔下犹如仙境的“天津晓月”如今只剩湮没于河床之下的几处断桥残础。然而,天津桥在我国建桥史上创造了诸多第一。

  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炀帝杨广即位后,迁都洛阳,在汉魏故城以西9公里处择址建造皇城。同年,天津桥开始建造,它北对皇城正门端门,南应隋洛阳城的南大门定鼎门,横跨在波光粼粼的洛河之上。桥建成后,负责督建桥梁的杨素将该桥取名“天津桥”,寓意“架在银河上的桥”。

  建桥史上的三之最

  据史料记载,隋代的天津桥跨水长一百三十步(约190米),是大船接连起来的浮桥,用缆绳维舟,以铁锁钩连,铁链两端分别固定在洛河南北两岸。1979年出版的《桥梁史话》提及此桥如是写道:“隋大业元年,在河南洛水上建造的天津桥,第一次出现以铁链连接船只,架设浮桥的记载。”

  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天津桥改建为石础桥,由于洛河经常暴涨,曾多次被冲毁。武则天执政时期,令韦机建造石拱桥。韦在重建天津桥时首创龟背形(即两头尖)桥基,以减小河流冲击,这一创举对后代石桥建造影响深远。

  宋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京西路计度(官名)重修天津桥前,向徽宗呈送彩画天津桥三等样制修砌图二本一册,徽宗依照第二桥样修建。据介绍,这是我国有文字记载最早的桥梁设计方案图。

  诗人笔下的“天津晓月”

  隋唐时,洛阳城人口众多,商业繁荣。拂晓,残月斜挂天空之时,天津桥上已是人声沸腾,车水马龙。“天津桥下阳春水,天津桥上繁华子,马声回合青云外,人影动摇绿波中。”刘希夷的名诗,正是当时天津桥繁华景象的生动写照。

  “津桥东北斗亭西,到此令人诗思迷。眉月晚生神女浦,脸波春傍窈娘堤。”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笔下的“天津晓月”成为“洛阳八大景”中最静谧的景观。李益的名诗“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则表达了更多的人对天津桥的向往。

  吴佩孚夜困天津桥

  天津桥自建成之日起就命运多舛,除遭受洪水、暴雨侵袭外,在战争中破坏犹甚。唐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安禄山攻陷洛阳后,烧杀抢劫,天津桥也难以幸免,损毁严重。到金代天津桥毁于大火,断桥残础渐渐湮没于河床之下,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近代,吴佩孚在原桥址旁修桥一座,仍称天津桥。

  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以洛阳为大本营的直系军阀吴佩孚在宋代天津桥原址附近,重建桥梁。当年6月28日,大桥竣工,吴佩孚上桥验收,孰料河水暴涨,两端引道被冲毁,将其困于桥上。吴夫人及部下连忙调来工兵连营救,于次日水势稍缓后,救吴下桥。自此,“吴佩孚夜困天津桥”的故事广为流传,群众称此桥为“老吴桥”。

  2000年,我市考古工作者在今洛阳桥西侧200米处的河床下发现天津桥遗址。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