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春期问题在心理咨询中占了越来越大的比例,其中关于“逃学”的问题占青少年心理咨询的50%~60%,其他的还有亲子关系、异性交往、自残行为等。
专家分析发现,这些处于苦恼中的孩子,在生活中常常表现得更单纯、更听话,在他们身上几乎看不到一般青春期的孩子所特有的反抗行为。这些青春期问题,可视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发自内心的呐喊。
家长的几道选择题
针对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市第五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董琳琳为家长列出了如下问题,面对这几个问题,您会作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1.孩子拒绝上学时,父母力劝孩子上学吗?(是或否)
2.面对家庭暴力时,父母会认为风暴将随孩子发泄的结束而平静下来吗?(是或否)
3.厌食症、贪食症的孩子需要在父母的监督下进餐吗?(是或否)
4.面对自残的孩子,耐心等待他们自行停止自残行为吗?(是或否)
5.父母要坚决压制孩子的反抗吗?(是或否)
董琳琳表示,对于这些在孩子青春期普遍存在的问题,家长正确的选择都应是“否”。
“由于这些孩子过于单纯、听话和善良,使得他们的感受性和共感性比其他孩子更强,也就更容易受到周围人的伤害和感到烦恼。”董琳琳说,她在心理治疗中发现,这些敏感的孩子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遭受很大伤害的同时更倾向于逃避眼前的困难,如在学校感到压力和威胁后就会逃学,如果遭到父母的责骂就索性躲到自己的屋子里闭门不出,有的甚至把气撒在父母的身上而引发家庭暴力。
面对这些孩子,如果父母或周围人应对有误,那将使问题变得更加棘手。那么,父母如何应对,才能让孩子的心理变得更坚强?
倾听孩子的心声
每个人都有抵抗疾病的能力,都有修复内心创伤的本能。倾听孩子心声的不一定非得是心理医生,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教师、朋友和孩子身边的大人能时刻倾听孩子的心声,就能避免问题行为的发生,如果已经发生则能尽快恢复。倾听,关键是创造宽松的讲话氛围,在不逼问孩子的前提下静等孩子自己开口说话。
鼓励孩子说“不”
咨询中经常见到这样的案例,父母坚称“我们家孩子过去老实听话,怎么会突然变得好话赖话都不听……”这合乎逻辑吗?答案很明显。
过去那个听话的孩子,不排除是“努力做个好小孩”的思想在作怪,而要做大人眼中的“好小孩”,就要压抑自己的许多欲望,就会淡化自我存在。而当进入离开父母准备精神独立的青春期时,就会在不期而遇的困难面前选择逃避。所以,家长要有目的地鼓励老实的孩子有勇气跟父母说“不”,甚至在看到既往老实的孩子不听父母的话或顶撞父母的时候,顺便夸一句:“看来你真要长大了!”
强调“自我声明”
一个看到儿子把刚刚打扫干净的房间翻得乱七八糟的母亲,如果直接骂“每次都是你把我的努力毁掉”,效果会极差,如果改变一种说法而强调“自我声明”:“我好不容易打扫的房间又变脏了,我很失望!”就会促使孩子认真自我反省,或惭愧,或道歉,或替妈妈收拾房间。
改变对孩子的期待
当今世界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融入,给东方传统文化及传统教育方式带来了新的元素。放眼孩子的将来,改变传统的期待目标十分必要。最忌讳的莫过于父母把自己未实现的梦想强加给孩子,把孩子当做父母的“替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