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的历史资料极其缺乏,很多帝王只留下一个名字,这个局面一直到盘庚继位为止。对此,我们只能把汤以后外丙至盘庚之间的帝王合并在一起,作一个整体记述。
外丙:商朝第二任天子,是开国君主汤的次子。汤的嫡长子太丁早死,因此汤死后,太丁的弟弟外丙被立为王。外丙在位期间,以伊尹为摄政,管理国家。外丙在位三年就死了,传位于他的弟弟中壬。
中壬:汤的第三个儿子。中壬在位期间,国家大事继续由伊尹管理,伊尹遵守汤制定的法制,因此朝政很平稳。中壬在位四年后病死,传位于其侄太甲。
太甲:汤的嫡长孙,是太丁的儿子,在其叔叔中壬病死后继位。太甲在位期间,仍由四朝元老伊尹辅政,伊尹连写了《肆命》、《徂后》等几篇文章,教导太甲遵照祖先的法制,做一位明君。
太甲继位后的头两年,跟伊尹合作得还不错,到了第三年就不怎么听伊尹的话了,甚至破坏汤所制定的法制。老臣伊尹看不下去了,他百般规劝,结果太甲一概听不进去。
伊尹认定,太甲如此发展非得成为第二个桀不可,于是发动政变,把太甲抓起来,送到商汤墓地附近的桐宫(今河南偃师西南)软禁起来,让太甲反省,史称“伊尹放太甲”。
太甲被软禁在桐宫,伊尹开始行使国家元首的权力,事实上是篡了太甲的位,如此三年。
三年后发生的事情迷雾重重,不同的史料有不同的记载。
据太史公的《史记》记载:太甲被关在桐宫里,每天守着汤的陵墓,深为悔恨,最终改邪归正。伊尹知道后,就把他迎接回西亳,让他继续做天子。
《竹书纪年》的记载则与此完全不同:太甲被流放到桐宫,后来终于逃了出来,并且杀死伊尹,重新登上王位,但是允许伊尹的两个儿子平分伊尹的家产。
总之,太甲终于复位了。复位后的太甲治国有方,商朝开始更加强大起来,按第一个版本,伊尹因此高兴极了,还写了《太甲训》来赞扬太甲,尊称他为太宗。
沃丁:太甲死后,他的儿子沃丁被立为王。
太庚:太甲的儿子,沃丁之弟,沃丁死后被立为王。
小甲:太庚的儿子,在太庚病死后继位。
雍己:太庚的儿子,小甲的弟弟,在小甲病死后,继位为王。
太戊:太庚的儿子,雍己的弟弟,又被称为大戊、天戊。雍己死后,他继承了王位。
太戊在位时期,商朝已经开始衰落,他在位的第七年,宫门前突然长出一棵桑树和一棵椿树。这两棵树不知用了什么好肥料,只用了一天时间,从早到晚,就从幼苗长成参天大树。而且两棵树互相缠抱,姿态十分不雅。
太戊看到这个自然奇观,吓坏了,连忙问宰相何故。伊陟是伊尹的儿子,像他父亲一样有头脑,他说:“臣听说妖邪不能胜过道德,您是不是想想自己在为政方面,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我建议您努力修德,这些妖怪就会不战自败。”太戊于是回去改进工作,结果两棵怪树很快就死掉了。商朝从此又一次中兴,诸侯又跑来朝拜商王,太戊因此获得了中宗的称号。
中丁:太戊死后,他的儿子中丁继位,由此开始了商朝历史上最混乱的一个时期。自中丁后,连续发生王位纷争,并且屡次迁都,诸侯纷纷背叛商朝。这一时期先后有中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九位帝王,故被史学家称为“九世之乱”。
阳甲在位时,商朝内乱不止,贵族相互残杀。商朝衰落,诸侯不再来朝贡。
直到盘庚继位后,天下才渐渐稳定下来。
盘庚继位时,商朝的国都已经在河北,盘庚又将国都迁回河南,以殷为首都,同时以原来成汤的旧都西亳为陪都,实行双都制。于是,洛阳地区暂时失去了全国首都的地位。(摘自洛阳市地方史志编委会编的《千年帝都 百代帝王》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