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家长问,为什么总是感觉宝宝喉咙有痰,却又没咳嗽或咳不出来?吃了一堆药还是没改善,家长不知如何是好。
引起痰液增加的常见原因包括鼻炎、鼻窦炎、咽喉炎以及细支气管炎、肺炎等。婴幼儿的身体功能尚未发育完全,有症状时如果不进行适当治疗,痰液聚积易使宝宝患中耳炎、肺炎等,家长应注意。
宝宝下呼吸道感染时家长应为其拍痰
当宝宝上呼吸道感染时,医生多半会用化痰剂为宝宝祛痰。若怀疑有细菌感染,例如宝宝患上急性扁桃腺炎,医生则会为其进行抗生素治疗。如果宝宝下呼吸道感染(如细支气管炎、肺炎),除了使用药物以外,家长应为宝宝拍痰。
痰液若积于患儿肺部深处,除靠化痰药、氧气罩及湿气协助痰液稀释外,更要借助拍痰将痰液拍出,否则会发生痰液聚积导致宝宝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
拍痰的时间最好在喝奶前30分钟~60分钟或喝奶后2小时,每次拍10分钟~15分钟,每天拍四五次,如同时有喷雾治疗,则要在治疗后再拍。拍痰时,宝宝最好趴在床上或是家长的大腿上,呈头低脚高姿势(可垫枕头或棉被于下半身);家长手指并拢,弯曲,以适当力道拍击宝宝的后背,不要拍骨突处及腰部。
拍痰后利用姿势引流,维持头低脚高约10分钟~15分钟,使痰液因重力原理流至气管或口鼻。
当心引起中耳炎、肺炎并发症
如果不进行适当治疗,痰液聚积易引起中耳炎、肺炎等并发症。婴幼儿的耳咽管构造及功能不像成人那么好,鼻咽处的分泌物容易经由耳咽管上行至中耳腔,引起中耳积水甚至急性中耳炎。另外,痰液倒流至气管、细支气管的情况也不少见,严重的话,甚至可能引发肺炎。有些宝宝因为喝奶加上咳嗽,也可能造成吸入性肺炎,若不接受适当治疗,可引发呼吸窘迫、呼吸衰竭,甚至有死亡的危险。
当宝宝因细支气管炎而产生咳嗽症状时,咳嗽有助于清除呼吸道的痰液,因而不需要使用药力过强的镇咳药物,因为这些药物可能会使鼻部分泌物过于浓稠,而导致症状持续较久或恶化。 (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