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昨晚,河南电视台《河南新闻联播》再次播发消息《<“十八谈”映象版·洛阳篇>播出后引发热议》,报道省内外各界包括在北京工作的洛阳籍人士收看收听《“十八谈”映象版·洛阳篇》后的反响。本报今日编发该报道文字版。
【导语】
河南电视台大型时评栏目《“十八谈”映象版·洛阳篇》2月15日在河南电视台卫星频道、新闻频道并机播出后,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在全省各地,大家通过河南电视台新闻频道收看了本期节目的重播。节目中谈到的领导方式转变、工业升级改造以及文化传承创新,引发了电视观众们的深入思考和你追我赶促发展的热情。
安阳市图书馆副馆长王咏梅:看完河南卫视《“十八谈”映象版·洛阳篇》,感受非常深刻。这种节目形式非常新颖、有创新,在领导和群众之间搭起了沟通交流的平台,领导借助这个平台阐述了自己的执政理念,民众也反映了自己的心声,我觉得这种方式就是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具体举措。
濮阳市“一创双优”活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海洲:洛阳市委、市政府提出“作风硬、洛阳兴”,我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多的是通过一系列机制、措施,把作风建设这项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我们今年将继续抓好“一创双优”活动,通过干部作风转变,为濮阳加快发展、赶超发展、科学发展、务实发展提供保障,提供动力。
【解说词】
河南电视台大型时评栏目《“十八谈”映象版·洛阳篇》播出以后,在省外也引起了很大关注。在北京工作的洛阳籍人士朱军、阎连科、刘应杰都已经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不小成就,但他们始终牵挂着家乡发展。河南电视台记者专门赶赴北京进行了采访。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朱军:看了河南电视台《“十八谈”映象版·洛阳篇》,印象很深,应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电视制作方式,也是电视人的一次有益的尝试。通过这种形式,把我们所思所想集中起来,既有领导谈思路,也有百姓的心声,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传播,群众喜闻乐见,非常值得借鉴和推广,河南电视台的同事们做了一个非常有益的尝试。
著名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阎连科:洛阳有非常好的资源条件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洛阳的思路是完全正确的。我想,在具体做的时候,最主要的是如何利用好这些优势资源,让其转化为更大优势,成为后人能够真正继承的文化,这是中原经济区建设在文化这方面应该做的工作。
国务院研究室研究员、综合司司长刘应杰:我感觉这个节目办得非常好,访谈中间讲的也非常好,对洛阳方方面面讲得都非常透彻,有思路、有气魄、有办法、有实招,从洛阳的文化建设到经济建设,一直到领导作风建设等各个方面,都有一个通篇的谋划,并且都在积极实施过程中。洛阳在河南、在中国,都具有非常独特的地位。这两年,洛阳发展非常快,我一直认为洛阳是我们中国人的心灵故乡。
【解说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多次到河南,到洛阳调研、讲学。在看到节目后,他对洛阳的发展思路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河南的振兴充满信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河南电视台推出的《“十八谈”映象版》栏目,让大家都能了解河南省委的战略意图,各个地市领导层的战略部署以及围绕这些新的战略部署,河南在体制机制到具体经济发展格局方面发生的一系列新的变化。我想,这对于凝聚全体河南人民的共识,鼓舞士气,进一步推动河南经济的振兴,意义都非常大。
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唐仁建:建设包括洛阳在内的中原经济区,一个重要原因也可以说有别于别的经济区的一个特点,就是河南始终坚持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洛阳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振兴老工业基地,这是对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生动实践和具体体现。我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地抓下去,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
记者 李江涛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