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D05版:教育周刊·正成才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玩泥巴的小女孩
我不想长大
聚焦优质教育品牌——学吧教育中心
英语学习漫谈:发音中级篇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2 年 2 月 21 日 星期    【打印】  
玩泥巴的小女孩
□记者 李书平 文/图
  胖胖的脸蛋,腼腆的笑容,与人交谈时,话未出口已满面羞容。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的很难把一个13岁小女孩和陶艺联系在一起。

  她叫陈洁,是洛阳师院附中初一(4)班的学生,一个酷爱陶艺的快乐女生。

  给泥巴赋予生命意义

  “陶艺就是用泥巴做成的艺术品。”陈洁在她的《陶艺燃烧生命之光》中写道:“当你进行陶艺创作时,你会把一团黑不溜秋的泥巴握在手里,展开你全部的遐想和灵感,揉搓、捏合,然后创作出你心灵深处的艺术形象,并赋予它生命的意义。”

  这就是陈洁对陶艺的理解。她创作的每一件作品,都有生命的意义。比如创作陶艺牡丹时,她会把一大团泥巴分成若干个小块,然后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搓捏成几十个花瓣,再一瓣一瓣地 “拼装”到一起,最后捏出叶片和枝干,组合后,一朵漂亮的牡丹就“绽放”了。她说:“在别人看来,它就是一团泥巴,但在我眼里,它雍容华贵,是有生命的。”

  橡皮泥让她爱上陶艺

  陈洁是浙江嘉兴人,自幼来到洛阳。在她的记忆里,能与陶艺结缘并喜欢上这门艺术,得益于三四岁时爸爸给她买的一盒橡皮泥。

  “那时候,俺家刚搬到洛阳。”陈洁说,由于爸妈整天忙于生意,没时间照顾她,就买了一大盒橡皮泥让她玩耍。谁知心灵手巧的小陈洁竟依照图画书上的动物模样,像模像样地捏出了许多小动物。在爸爸、妈妈和邻居们的夸奖下,从此,小陈洁就开始了原始“创作”。

  陈洁说,上学后,随着对陶艺创作的理解,她已不满足于用橡皮泥来玩“小孩子们”的游戏。在她的要求下,有时爸爸会从附近的工地给她带回大团泥巴,让她尽情地进行“创作”。

  去年升入洛阳师院附中后,她听说学校要成立“陶艺社”,就第一个报名参加。之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她的陶艺创作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尤其是在去年12月学校举办的首届“宝鼎”杯邀请赛上,来自全市20多所中小学的 400多名选手经过激烈角逐,最终,陈洁创作的《生命礼赞》被评为一等奖。

  谈起获奖作品的创作理念时,陈洁说是受到了学校生命课堂的启示。因为在生命课堂上,同学们都要一对一地进行交流。于是,她就创作了一对正在进行交流的小天鹅:两只相视而立的小天鹅,用它们伸出的长长的弯曲脖颈儿,勾画出一个“心”形图案。她解释说:“生命和生命之间,其实只有一毫米的距离,只要用心去接触,就能沟通无限。”

  她的作品和她对作品的注释,受到了评委和专家的高度评价。

  渴望成为陶艺大师

  初中的学习无疑是紧张的,但紧张的学习并没有占去陈洁的全部时间,为了提高自己的“制陶”水平,她除了从专业杂志和书籍上学习基本理论和技巧外,还常常利用课余时间来玩陶艺。

  “这孩子有股钻劲儿。”她的陶艺老师评价说,他经常在课余时间看到陈洁和“陶艺社”的师兄、师弟们在操场上切磋技艺,有时没有陶泥,他们会就地取材,自己和泥练习。

  “陶艺不但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刺激我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陈洁说,她最大的梦想就是将来能成为一名陶艺大师。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