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二月二,大地返青,是传说中冬眠的龙飞腾升天、行使行云布雨之职的日子。这一天,人们会“剃龙头”、“蒸窝窝”、“打春牛”,烙饼也要多翻几个身儿,寓意是去晦气、迎好运。(详见本报昨日A16版)
随着传统文化的回归,传统民俗越来越受到重视,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民俗游戏、民俗美食和民俗节目,也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近年河洛文化庙会和关林民俗庙会人如潮涌的盛况,足以说明。
有人说,民俗只与文化学者和上岁数的人有缘,而无缘80后和90后。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民俗的归民俗,现代的归现代,二者是不沾边的。然而,我们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越来越多的孩子抱起古筝、琵琶,认为弹古筝比弹钢琴更加优雅;越来越多的文学青年成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拥趸,感觉古典文学的学养更加丰厚;越来越多的时髦女性在正式隆重的场合穿出旗袍,以奏惊鸿一瞥之效;更有许多洛阳游子不远万里回到家乡后,先去寻找羊肉汤、浆面条等风味小吃以大快朵颐……
在民俗学家看来,地方特色越突出的城市,恰是民风民俗普遍受到尊敬并得以传承的城市。因此,寻找民俗流变的轨迹,不难找到地方文化的精髓。
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备受中外人士的关注,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自然不可忽视,像以关林朝圣为代表的“关公信俗”正欲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足见带有民俗色彩的时令节日和带有地方特色的民俗节目,都有望成为新的文化符号。
洛阳,是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资源同样厚重丰富的地方,如何发掘整理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如何整合与彰显更显得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