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国内一位画家在巴黎逗留月余,才看完了那里的博物馆。可见,门类众多的博物馆才能真正留得住有鉴赏需求的游客,才更符合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定位。
不断涌现的洛阳民营博物馆正走向一个重要节点。(详见昨日本报A13版)
文中特别提到了马未都的观复博物馆,来说明民营博物馆发展冷暖不匀的现象——有的风生水起,有的举步维艰。
作为收藏大家的马未都,还是国学深厚的文化学者,他著书立说和在电视节目上的表现,为人所熟知,观复博物馆也广为人知。观复博物馆内设陶瓷、家具、工艺、油画等不同展馆,常年举办各类展览及讲座,人们能从中学到很多历史文化知识,许多社会知名人士都成了该馆的理事。他们参与其中不图赚钱,就是想上这所“文物界的希望小学”。
外界给了马未都许多名号,他却坦言,称呼无所谓,关键在于对收藏、对文物是否很热爱,是否有思想有见地,老说自己有多少收藏没用,至多也就算个财主。在持续升温的“收藏热”中,人们见到了太多的急功近利,许多藏友也因此陷入误区而不可自拔。民营博物馆的创办者令人尊敬,他们都是热爱收藏、热爱文化、有情怀有理想的人士。
马未都说自己热爱收藏,其实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挚爱。他在博客中写道:能够看到祖先创造的灿烂文明如此炫目,能够有幸如此近距离地欣赏一件国之重宝,能够抱有无尽的幻想将其揽入怀中,真乃“三生有幸”。
所以,民营博物馆经营者要有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纵观马未都的观复博物馆的成功,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