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白鹭洲,留恋铜雀楼……”耳边回荡的是歌曲《倾国倾城》的旋律。有一年央视举办“最值得向世界推荐的中国名城”年度庆典,推荐春季最美的城市是洛阳和成都。一个是曾经生活近五年的城,一个是身在其中的城,在我心中,洛之春、蓉之秋才是这两座城市最美的时候。
一
洛之春,因为有“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的牡丹盛会,有高远的晴空和带着花香的暖阳,有卢舍那的微笑及那些从未走远的传说构成的春的传奇。
蓉之秋,不寒的西风中清姿雅质的木芙蓉缤纷绽放,暖洋洋的太阳下有金黄的银杏叶舞姿翩跹,加之那已被外界熟知的成都人的闲散,共同成就了秋的美好。
洛阳的春天是从城中那最先孕育着倾国倾城容颜的花苞开始萌动的,继而传遍全城,催醒百花,轰轰烈烈地引动一城的笑颜和牵挂。它的结束是伴着最晚凋谢的牡丹,零落成一地繁华的凄美,并最终停歇在因它们而书写和传唱的诗篇中。
蓉城秋天的前奏始于那些木芙蓉静静梳妆的黄昏,尾声是西风染黄了最后一批翩翩飞舞的银杏叶。那些黄蝴蝶在雾气迷离的天幕下逍遥地飞翔或安详地降落,停靠在依旧碧绿的草间,共赴一场前世今生的梦。
牡丹本是从少年气象的盛唐走来,携带着这座城曾经的辉煌和故事。若以人比牡丹,应是女皇武则天,是上官婉儿,艳丽而华贵。
木芙蓉名声不及前者,不过花开十月,也是风姿高绝,色彩绚烂。芙蓉似薛涛,似花蕊夫人。在各自命运的沉浮中,女皇是一度把握历史车轮的女子,就宛如牡丹可以搅动一个城市的狂热,而薛涛则是在历史中活出了自己的风情。
蓉城遍植银杏,秋天可以随处与它们相遇。那些扇形的叶子,在季节的召唤中慢慢变换,带着生命的轻响独自或相约飞落,有的凄美,有的踟蹰,有的洒脱。智利诗人聂鲁达说:“当繁华落尽时,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这一季最后的繁华本也是生命的极致。
二
洛阳春天的阳光,先是明亮而冷静的,后是温暖而热情的。常是晨起就可见它已经为这座古城抹上明亮的色彩,阳光洒落在齐云塔的塔尖,停留在卢舍那大佛的眉梢,也照在洛神沐浴过的洛水边。城中的人随着阳光一天天强烈而忙碌起来。城外的人为一睹姚黄魏紫、赵粉墨玉的芳容纷至沓来。连那些仿真的绢绸牡丹也跟随来去的脚步,将花香汇入红尘。
蓉城秋天的阳光令人欣喜。蜀地多阴雨,半日的晴朗也是弥足珍贵的,于是在阳光洒满这座城市的日子里,四处都可见欢乐的人群,喜洋洋的气息笼罩城市的每个街角。只有经历阴霾才懂得阳光的可贵,太阳一直都是这片土地上的图腾。
洛阳春天的雨则串起历史和当下的风景,比如老城,最适合在春雨中行走和欣赏。从油纸伞曾盛开过的天津桥边缓缓而来,过丽景门,是那被一载载潇潇暮雨哭湿的铜驼巷。有些街巷名称已被遗忘,而修整过的青石板路如昔年一样平整,却透着沧桑。独自慢行,足音空响,辽远而寂寞。两侧是些古雅的铺子,有红黄黑相间的招子在望,细风满帘,光影斑驳,似乎从没被时间更改,从中古一直挂到今朝。据说老城一带住着这个城市里的许多高人,他们精通各种传统技艺,脑子里装着从远古流传下来的智慧和故事,却古朴沉稳如洛阳地下那些代代堆垒的文物。
成都的秋雨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春雨一样,多在夜晚悄悄降临。路面湿滑、烟雨蒙眬,让人一刹那想起江南,仿佛也有“一川烟草,满城飞絮”的闲愁。可是不同于春雨的滋润,秋雨是饱含着惆怅的,一如“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的沉重。
三
洛河在洛阳城南。洛浦秋风原是洛阳八大景之一,而洛浦春色应该是如今古都的一景吧。洛水水面宽阔,碧波轻荡,一边是杂树生花、杨柳堆烟、莺语燕呢的景致,一边是各色牡丹争芳斗艳的国花园。刘希夷当年也是在平泉朝游看遍城东桃李、赏过国色香浓之后才感叹:“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吧。衣冠士族的香车宝马随尘消逝,换成春天里全城男女老少的畅游。河畔常有一群群钓鱼人,不言不语,安静等待;河堤上则是放风筝的孩子们无忧无虑地欢笑打闹。一动一静,是中原之中的和谐。
而相接并贯穿蓉城的府河、南河,是一脉温婉的水,轻流静淌,穿过城市的喧嚣。依河而建的那些小花园,好似蜀锦上精巧别致的绣花。喜欢南浦那一带,出校门抵达那里的距离与当年从老城区到洛浦的长度相似。南浦地域宽阔,移步所见多是四五行人、仨俩钓鱼翁。南浦是精致而热闹的,一段百来米长的滨河路就可布置下绿树碧草、栏杆坐椅,其间有跳舞的阿姨、遛鸟的大爷、打牌的玩家、打闹的孩童,时不时还有被打扮得花哨的狗儿迈着比主人更悠闲的步子摇摆着经过。不必满城寻找,就这一个小角落应可见最成都的生活吧。
…………
洛之春,还有很多值得回忆的美好。
蓉之秋,还有诸多等待发现的景致。
洛阳已是我记忆中的城,因为最青春的岁月与它相遇,那所有的聚散离合、奋斗执著,甚至包括眼泪都变成了最美好的回忆,次次回望都生动如昨。
而成都是现实中的城,我在每一天的行进、停歇中见闻思索,体验它的五彩缤纷,安然面对那些风雨阴晴和相逢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