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实力”这个名词是由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小约瑟夫·奈教授提出的。1990年,他分别在《政治学季刊》和《外交政策》杂志上发表《变化中的世界力量的本质》和《软实力》等一系列论文,在此基础上出版了《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一书,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
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两种实力都重要,但是在信息时代,“软实力”正变得比以往更为突出。
2004年,针对“9·11”后美国保守主义者实行的“单边主义”战略遭受重创,美国的国际声望和影响力日趋下降,美国安全与和平研究所苏珊尼·诺瑟在《外交》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巧实力》的文章,提出并阐释了“巧实力”的概念。
文章认为,“9·11”事件之后,保守主义者打着“自由国际主义”的旗号,实行侵略性的单边主义战略,宣称要扩展人权和民主。但是,布什政府采取的军事危险政策同他们声称的理念根本不相符。“必须实行这样一种外交政策,不仅能更有效地反击恐怖主义,而且能走得更远,通过灵巧地运用各种力量,在一个稳定的盟友、机构和框架中促进美国的利益”。苏珊尼认为,“巧实力”战略是威尔逊、罗斯福、杜鲁门和肯尼迪奉行的自由国际主义理论的延伸。
2006年1月,约瑟夫·奈在发表于《外交》杂志上的《重新思考软实力》一文中指出:“单独依靠“硬实力”或“软实力”都是错误的,将两者有效结合起来,可称做‘巧实力’。”
可见,“巧实力”并非一种新的实力,而是整合运用“硬实力”和“软实力”,旨在综合运用软、硬实力的灵活性,亦即软硬兼施的一种整体策略。
“软实力”应是一种不必强迫他人,而是通过影响他人、吸引他人,而达到目的的能力。英文维基百科解释“软实力”这个名词时提到,中国2000多年前的老子,其实是首创“软实力”概念的哲学家。老子曾说过,“柔软胜刚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他强调:“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最后一句“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的意思是: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又没有人能实行。可见“软实力”知易行难至极。这是什么道理呢?
“软实力”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无形恰似有形的影响力。它不同于国民生产总值、科研成果及转化率、国防力量等“硬实力”的威慑利诱作用;“软实力”的核心资源,在于它所蕴涵的社会性意识形态或价值观。
社会性意识形态或价值观,不同于权谋术数,不是一时一事的刻意之举,而是导引国家发展道路的根本取向,攸关社会发展前景的深层原因。
“软实力”之所以能够发生吸引人甚或“同化性”的魅力,在于其价值观激发的激情、渴望和梦想——“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深度感召力量。
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只有那些真正反映时代精神和前进方向、居于制高点上的先进文化,才能够引领社会文明进步,才能够从之者众、服之者广,感人至深,成为真正的“软实力”。
当然,“硬实力”是物质实力基础,也是“软实力”必要的后盾支持力量;但“软实力”本质上是以德取胜,而非以力服人。使用“软实力”需要智慧,即便智胜也要以德胜为根本。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如果只局限于“术”的范畴,就达不到“软实力”的境界。 (摘自《美国凭什么》 庞忠甲 陈思进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