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的大趋势下,好莱坞文化产业的巨大成功反过来也让美国一些人士担忧。20世纪90年代就有国会议员问:“如果德国购买了福克斯电影公司,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战争片又将进行怎样的修改?”美国电影协会也为全球性的多元化策略担心:“如果海外市场的比例不断加大,那么美国故事又将变成什么样的呢?”
那么,为什么世人仍然公认好莱坞是美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呢?
好莱坞成功的深层原因,在于其贯穿着以“美国精神”为代表的价值观、谋利经营之道,同时有高科技创新的支持。
“美国精神”并非唯有美国可以独享,它是普适的、优化的“为人之道”同美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即使一部与美国全然无关、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好莱坞外国大片,也不难在广阔天地寻找灵犀共通的价值观,寻求精彩故事,呈现感召魅力,挂钩“美国精神”,为美国“软实力”增光添彩。
历史证明了流行文化的“软实力”效应。至于深层次的“高雅文化”的作用,自然更是毋庸置疑。政治观察家普遍相信一个国家的“高雅文化”能够为国家创造巨大的“软实力”。美国前国务卿科林·鲍威尔就不止一次地表达过如下观点:“对于我们国家来说,与那些曾在这里接受过教育的未来世界的领导人的友谊是最宝贵的财富,我想不出比这更有价值的东西了。”从英国、日本、美国和德国的历史来看,国际学生通常会怀着对曾游学过的国家的价值观和制度欣赏和认同的态度回国。
冷战期间,“高雅文化”领域的艺术交流,如美国的剧院、歌剧公司、博物馆等非政府机构曾在苏联表演或展出。这种演出的成果正如约瑟夫·奈形容的:“一位苏联音乐家意识到,他们所受的培训曾让他们深信西方的堕落,但年复一年都有来自波士顿、费城、纽约、克里夫兰和圣弗朗西斯科的优秀交响乐团:‘堕落的西方怎么会有这么出色的乐团?’”
“软实力”带动的文化认同,是一个国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精神力量,也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内在因素。“软实力”一旦形成,外力很难将其颠覆,但本国的政策错失却非常容易自我败坏。
2009年1月13日,美国候任国务卿希拉里在参议院听证会上说:“美国经历了8年不可思议的自我毁灭。”她抨击布什政府用了许多“蠢实力”。
《纽约时报》次日发表社论点明,布什政府8年执政期间,对美国的友邦或者仗势欺人或者疏远离间,而令美国的敌人日渐增多。
“蠢实力”破坏了“软实力”。布什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偏离“美国精神”,过度倚仗“硬实力”的错误外交决策,人们反感、失望的结果,动摇了“软实力”造就的认同效应,大大削弱了美国的国际影响力。
为什么美国政府的决策者会偏离这个国家奉为圭臬的“美国精神”?这不应该看做某届总统或国会的偶然失误,根本原因在于美国晋身世界唯一超级强国之后,在国际事务中长期处于“无制衡”的强权地位,难逃“原罪”诱惑下“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化”的宿命。
美国不但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实行危险的“单边主义”,而且在货币和经济领域滥用“美元霸权”,转嫁财政赤字,制造金融泡沫,已为全世界带来史无前例的金融海啸,并且继续酝酿着更大的全球性经济和货币危机。
无论国内或国际政治,“权力制衡”机制是“美国精神”的忠实守护神。一旦“权力制衡”失效或阙如,强大的“软实力”将阻止不了其“不可思议的自我毁灭”。(摘自《美国凭什么》 庞忠甲 陈思进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