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神户国际大学的教授,也是神户市外国语大学的客座教授。看完《舌尖上的中国》,我立马想到的是,外国的学生是否有接受它的能力,就选择给学生看《舌尖上的中国》中的第二集《主食的故事》和第五集《厨房的秘密》。
学生看了之后,反应超乎我的想象。尤其是第二集,学生们的反应最强烈,他们从没想到,五谷杂粮能做出这么多东西,同时,他们也对“五谷杂粮”一词中的 “杂”字不解,因为他们对这个字的印象不好。有的学生就问,是不是因为便宜才这么说,从这里,会衍生出很多日本人对中国文化、汉语、汉字的理解,它的伸展性很强。
学生还认为这部片子很有“质感”。第二集里有好几个镜头是驴拉磨,驴还被遮着眼睛,这让80后和90后的日本学生很好奇。之前他们看不到这个东西,看完后他们才知道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他们在日本看到的影像中国就是北京、广州、上海的大酒店、豪车什么的。
第五集讲到顺德的“村宴”,学生们一看都傻了,怎么会有这样的东西?他们就去查这个“村宴”,顺带查出来“堂会”。这个片子的文化纵深感很强,它只是一个引子,有兴趣的人,可以通过它顺藤摸瓜,它不像我们之前看过的纪录片,令人看完没什么感觉。
第五集讲了很多厨具、刀工,工艺色彩很强。日本的学生反应很快,中国的刀都是方刀,要靠肩膀的力量,日本的刀是细长的,讲究腕力。有一个学生提出,中国做饭讲究“蒸”和“煮”,都是一个漫长的时间,而日本的料理全部都要在短时间内结束,比如寿司就是这样,从来不会过夜的。这也引起了全班的讨论,有的说中国的底蕴比较厚,有的说日本才是得自于自然,在这里,就看出中国与日本文化的差别。
对于我这样在海外25年的人,这个片子还给我带来一种怀乡情绪,看到讲扬州的那段,我就想到我母亲是从江苏那边过来的。这样,作为一个中国国籍的教员我就很投入,带动很多外国学生来看这部片子。课上到最后,有的学生说:“老师,我还想看。”我说:“你慢点吧,我还没看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