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C03版:经典洛阳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孟津关:风云激荡古渡口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2 年 6 月 12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八关系列之(7)
孟津关:风云激荡古渡口
□记者 张广英 文/图
  会盟台遗址
  在今孟津县会盟镇扣马村,有一处会盟台遗址,相传为周武王伐纣时与八百诸侯会盟之地,黄河中下游的重要渡口——孟津渡就距此不远。东汉末年,大将军何进在孟津渡设孟津关,守卫洛阳北边门户,关址今已不存。

  会盟台下风云起

  我一直觉得,如果没有会盟台,寻找孟津关的过程会困难许多。虽然到了现在,人们对这个古黄河上重要关口的具体位置仍没有一致的说法。

  作为黄河中下游的重要渡口及古都洛阳的北边门户,孟津渡在历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千百年来,黄河在不停地滚动变化,时宽时窄,时缓时急,渡口的位置也会随之迁移。孟津关究竟是设在黄河南岸的渡口处还是设在黄河中心的沙洲上,历史上也有不同说法。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孟津渡距会盟台不远,这是一条不能放弃的重要线索。

  上周三上午,我从洛阳出发,来到孟津县会盟镇扣马村。这是孟津县最东边的一个村子,南接偃师,东邻巩义,北边就是黄河。听说我要找会盟台,有村民热心地指点:“看,那边不远,城门旁边就是。”

  这是一个十分古老的城门,也是集中展示扣马村深厚历史底蕴的地方。从南边看,城门上方刻有“长赢门”三个大字,因饱经风霜,字迹渐已模糊;从北边看,东边城墙上有充满古意的“扣马”二字,会盟台遗址就在旁边,距城门不过两三米。这里还有一个文化活动广场,场地开阔,舞台上绘有“八百诸侯会盟津”的图案,十分显眼。

  武王伐纣的故事,想必人们都很熟悉了。商朝末年,纣王无道,渭河流域的周武王决定攻打朝歌(今河南淇县),推翻商的统治。进攻之前,他先来到孟津观察地形,举行军事演习,天下诸侯闻讯后不期而至,对武王表示支持。可是,武王认为伐纣时机还不成熟,不能贸然发兵,便偃旗息鼓,还师西归。两年后,纣王更加昏庸暴虐,百姓苦不堪言,周武王便再次召集诸侯会师孟津,抢渡黄河,在朝歌附近发动牧野之战,一举灭商。

  关于武王伐纣的具体时间,曾是学术界的一个谜。解开这个谜,对许多相关历史事件意义重大。于是,1996年至2000年,我国正式启动了“夏商周断代工程”,经200余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天文学家、古文字学家和学者多方考证,通过对钟鼎铭文、史书记载、当时天文观测的记载及墓葬等方面的考察,最终确定武王伐纣的具体时间是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

  这天天亮前,武王对朝歌城发动了总攻。当时,有人猛然回头,发现了东南方向的天文景象并进行了记录。那时的天文景象是什么呢?原来出现了哈雷彗星。

  屈指算来,武王伐纣这个具有轰动意义的历史事件,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孟津因“八百诸侯会盟津”而得名,孟津古渡口开始发挥重要的军事作用,也应从这里算起。

  据史料记载,金代熙宗天眷三年(公元1140年),以津渡为名设立了孟津县。后来孟津县城西移,原来的县城所在地成了老城乡,近年来老城乡又更名为会盟镇,这段历史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伯夷叔齐扣马地

  扣马村的名字由来,也与武王伐纣有关。

  商朝末年,伯夷和叔齐是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国国君年事渐高,终日为王位继承人的问题而苦恼。按惯例,应由长子伯夷即位,可是国君觉得伯夷虽然不错,小儿子叔齐却更适合,怎么办?不如改立叔齐!

  后来的事实证明,孤竹国君的这两个儿子都是谦谦君子,至少人品优秀,立哪个都没问题。只是父亲的这番安排让兄弟俩很为难,他们互相谦让,谁也不肯即位,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出走。也是世界太小,后来兄弟俩又在首阳山相遇,便在这里隐居了下来。

  首阳山在今天的扣马村南边,距离很近。周武王与天下诸侯会师孟津,准备攻打朝歌,声势浩大。伯夷和叔齐听到这个消息,急忙下山拦住武王的马头,苦苦进谏,说:“你的父亲(周文王)刚死,还没安葬,你就大动干戈,这能称为‘孝’吗?你作为商的臣子,竟要去杀君主,这能称为‘忠’吗?”两人指责武王伐纣为不忠不孝,令武王十分恼火。幸好姜太公为他们讲情,说他们是“义人”,此举才没为他们惹上杀身之祸。

  由于伯夷和叔齐“叩马而谏”的故事,此地后来得名叩马村,渐渐演变为扣马村。天下归周后,伯夷和叔齐发誓不食周粟,终日只靠采野菜为生,最后饿死在首阳山上,令人感叹。

  在扣马村的城门西南侧,有一方“商夷齐扣马地”匾额,镶嵌在生意往来的热闹之所,充满烟火气息。60多岁的村民朱先生在附近卖菜,他为我讲了另一个版本的故事:商朝末年,有兄弟俩为让王位,分别离家出走,后来在首阳山相遇,都没认出对方。可是,他们的马以前很熟,一见面就用脖子互相蹭来蹭去,十分亲密。兄弟俩恍然大悟,急忙相认,这地方因此被称为“扣马”。

  关于“长赢门”这个古老城门,村里很少有人能讲出它的历史。一个正从城门下走过的村民干脆说:“你问这个?年头太久了,我祖爷爷的祖爷爷也不知道!”

  据村民们讲,这个城门“当初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从来没有翻修过”。城墙西北侧有窄窄的台阶,可以通往城楼,有人在那里见缝插针地种了几棵菜;还有人在旁边扯上黑色的遮阳棚,在城墙上张贴醒目的广告,使历史的沧桑和俗世的热闹搅和在一起,透着三分荒诞、七分真实。

  我之所以对这个城门感兴趣,是因为此地离孟津渡不远,设在孟津渡上的孟津关,距此也许只有三五里地。若有敌人从黄河北岸进犯京师洛阳,守军大抵要在这一带进行殊死的拼杀与拦截。“长赢门”这简单直白的三个字,是谁刻下了保卫京师平安的愿望,又寄托了千百年来多少守关将士的心声?

  古渡险关今难觅

  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大将军何进在孟津渡设孟津关,作为八关之一,拱卫京师洛阳。之后的西晋及北魏等朝代,也均在孟津渡附近临水筑城,设置关隘,守卫洛阳的北大门。

  我市著名学者徐金星先生认为,东汉时,洛阳城的北城墙上有两个城门,西为夏门,东为谷门。从洛阳往北出这两个城门,翻过邙山,北渡黄河,孟津关所在的孟津渡就是通往山西、河北等地的最重要渡口,可见其对当时洛阳城的重要意义。

  据史料记载,北魏时,朝廷在孟津渡附近的黄河南岸、北岸及河中沙洲上又置河阳三城,作为洛阳北边门户。因此,孟津关也叫河阳关。

  北魏孝明帝武泰元年(公元528年),尔朱荣自晋阳南下,胡太后派将士在此据守;永安三年(公元530年),孝庄帝杀尔朱荣,遣将军舜毅率军镇守河阳北城;东魏元象元年(公元538年),丞相高欢遣潘乐屯兵河阳北城,高永乐守南城,围中■城两月未克……在那纷乱的年代里,这里血雨腥风不断。

  唐肃宗时,常置重兵守河阳三城;唐德宗时,置河阳三城节度使,直至宋代。自唐至宋初的300多年间,围绕河阳三城进行的大小战争有上百次。唐代诗人杜甫在《石壕吏》及《新婚别》中分别有“急应河阳役”、“守边赴河阳”等诗句,可见当时河阳桥战事频仍,进行过无数次惨烈的厮杀。

  到了公元1750年,清乾隆皇帝偕太后及皇后前往中岳祭拜,“渡河过孟津”,并免了孟津县一年的赋税。那时的孟津渡,应该还是风光无限吧。1976年,黄河公路桥建成,取代了船渡。无人摆渡,渡口自然就渐渐荒废,直至最后消失了。

  如今,不管是在黄河岸边还是河心沙洲上,孟津关遗址早已不存,古孟津渡的位置也不好确定。那天中午,我信步来到扣马村北的河边,看到的是荷叶田田、芦苇青青,一派宁静的江南水乡风光,突然想到,现在这里是以万亩荷塘而闻名。

  与金戈铁马的古战场相比,风光旖旎的荷塘自然更吸引人。你看,虽然荷花离绽放还早,河滩的西瓜也未成熟,但仍有不少心急的人来到这里,吃农家饭,赏田园风光,也许只为觅一丝夏日清凉。

  河边沙滩上、树林里,随处可见做生意的人。他们把成捆的啤酒或饮料放在河里,不用开冰柜,只借河水的凉意进行“冰镇”。我想,古代的黄河大概常像脱缰的野马,不受拘束地奔流东去,现在只因小浪底水库就在离此不远处,河水才变得那么平缓,呈现出温柔和顺的模样吧。我站在河岸上,远望河心沙洲,树木郁郁葱葱,近看水边湿地,鸟儿自在飞翔。一时出神,我竟忘了此行的主要目的是要寻找古孟津关和孟津渡。

  找不到就算了吧。黄河东流去,不舍昼夜,眼前的河水早已不是当年的了,这里发生过的一切又怎会还在原地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