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心未泯的刘洋。 (资料图片) |
|
神九成功发射,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尤其是她在神九与天宫一号顺利“拥吻”后的嫣然一笑,向世界展示了东方魅力,被誉为“当代嫦娥”。
大家都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刘洋在成长过程中到底有怎样的气质和性格?在刘洋父母以及昔日老师、同学的娓娓叙说中,一个真实的、立体的“当代嫦娥”向我们走来。
1 从“豆芽菜”到飞行学院“粗面条”
1996年,还在上高二的刘洋被老师推荐参加招飞考试,母亲牛喜云觉得是异想天开,“锅里根本没下你的米!”彼时刘洋文静清秀,瘦瘦高高的,像弱不禁风的豆芽菜。
刘洋生在普普通通的工人家庭,往上数多少代都没有跟飞行行业沾边的亲人,在父母朴素的认识里,飞行员的条件高得不可企及。“我当时就认为,这就相当于小学毕业生想考清华,压根不够条件。”牛喜云现在回想起来还觉得像做梦。父亲刘石林也不以为然:“飞行员至少要身体壮吧,我姑娘又瘦又弱,不可能选上。”
然而,视力、嗅觉、转椅、心电图……看起来弱不禁风的刘洋通过了各项体检,最后以超过重点线30多分的成绩考入长春飞行学院。始终不当回事儿的父母很意外,但是“尊重姑娘的选择”。刘石林掩饰不住自豪:“说明她综合素质好。”
直到很久以后去空军长春飞行学院探望女儿,牛喜云还是心存疑虑,她打趣说:“你跟面条一样,能干好工作吗?”刘洋安慰她:“就算像面条,我在学院也是根粗面条。”
2 “啥事交给刘洋都放心”
认真、沉稳、好胜、不张扬,在看着刘洋一步步成长的中学老师们眼中,她并不是很出众的学生,但是她身上具备不少特质,任何事交给她做都很放心。
中学时期,刘洋学习刻苦,对待问题从来不会不懂装懂,成绩一直比较优秀。然而她为人低调,不仅行事不张扬,颜色鲜艳的衣服也几乎没穿过,同学们甚至常常感觉不到她的存在。
“我的姑娘从小就淡定,遇事不慌,高不高兴都没有大喊大叫过。”牛喜云从电视上得知女儿在返回舱中玩自拍,还看见她调皮地“玩转笔”,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心里顿时一阵轻松。
刘洋有韧性,能吃苦,深为亲朋好友所称道。同学秦峰记忆中刘洋最鲜明的形象是在运动场上,黑黑的脸庞,腮帮子红红的,满头大汗。“很多女孩子不会那么卖力气,但刘洋不娇气。”秦峰说,刘洋很坚强,凡事认真。
在部队学习两年后头一次回家探亲,因为车票紧张,刘洋辗转回到郑州已经是4点钟。爸爸下楼去接她,从出租车上跳下来一个小伙子,爸爸瞬间懵了。司机问:“你不是来接人的?”“是啊,我接我姑娘,可这是小伙子。”走近一看,此“小伙子”分明就是刘洋啊,她理着小分头,身体也变壮实了。
“训练肯定苦啊。”刘石林十分感慨。他看过一段刘洋拉练后的录像,一只脚伸向镜头,大大小小的泡清晰可见,刘洋笑嘻嘻地撒娇:“让你们心疼心疼。”
“只要刘洋决定做一件事,一定会尽全力做好,再苦都不叫苦。”牛喜云说,无论小时候练跳绳,还是长大以后学飞行,都是如此。
3 “艰苦的环境锻炼人”
与传说中婀娜柔美的嫦娥不同,刘洋这位“当代嫦娥”英武执着,性格坚韧不拔,父母推测,这应该跟艰苦的生活条件有关。
刘洋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工厂效益不好,刘洋从小没享受过优裕的生活。筒子楼里冬天特别冷,屋里屋外是一样的温度,盆里毛巾总是处于冰冻状态。刘洋做作业实在冷得受不了,就坐到被窝里继续写。夏天没空调没电扇,夜里两点之前睡不成觉,一家三口总是到屋顶乘凉,直到后半夜才回家。
“我姑娘很懂事,艰苦的环境确实能锻炼人。”刘石林面对媒体常常少言寡语,谈起刘洋的成长过程却毫无保留,他数次提到“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刘洋高二时,用10元奖学金给爱运动的父亲买了双球鞋,刘石林至今念念不忘。
这也从刘洋的多位老师口中得到证实,她从小懂事、细心、有韧劲。初中体育考试,立定跳远、掷铅球、百米跑三项,刘洋不及格。此后,她每天早上起来蹦楼梯、练跑步,几个月后再考试,进步一目了然,让老师大吃一惊。
在长春飞行学院,训练项目让心疼女儿的父母咋舌。刘洋总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满不在乎地安慰老人家:“没事,有教员教呢。”牛喜云常跟人说:“女儿坚强,我们也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