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感知光明的眼睛对我们至关重要。
很幸运,在眼睛的帮助下,我们可以看到五彩斑斓的世界,可以表达喜怒哀乐,可以进行信息交流,眼睛让生活变得美好。
很遗憾,我们的眼睛有些力不从心了——近视正趋于低龄化。
保护视力,刻不容缓。
现状:近视如魔咒缠绕
数据惊人!青少年人群中,每10人就有5人~6人患有近视。
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4.3亿人患近视眼,近视发生率为33%,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其中,青少年更像是被施了魔咒一般,发生率高达50%~60%。我国青少年儿童的近视率已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日本。
2006年9月18日,国家体育总局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学生的近视比例,小学生为31.67%,初中生为58.07%,高中生为76.02%,大学生为82.68%,近视眼已经成为青少年健康的最大威胁。
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指出,“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是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主要目标之一。
原因:看电视、打游戏等是主因
6月23日上午9时,市河科大二附院眼科诊疗中心。
如同往常一样,20多平方米的候诊室里挤满了患者,不同的是,这些患者大部分都是中小学生。“全班有很多同学和我一样,戴眼镜没啥稀罕的。”一名正在验光的4年级小学生说起近视眼满不在乎。一名医生告诉记者:“按往年的经验,暑假期间,来验光的学生会更多,有时排队都排到了候诊室门外。”
“近视是长期看近‘锻炼’出来的。”茂昌爱眼机构主任施书兰说,近视表现为能看清近处的东西,看不清远处的东西,其发生有遗传、营养和环境三大因素,其中看近时间太长是近视形成的主因。人的眼睛在看远时睫状肌处于松弛状态,其焦点形成在视网膜上,看近时睫状肌处于收缩状态,其焦点形成在视网膜之后,看近时间长了,睫状肌收缩痉挛,近视也就形成了。
“学生在校学习不停地看书、看黑板,是在做看近、望远活动,睫状肌不断得到锻炼,患近视的概率较低。”施书兰介绍,患近视常常是在家中不加节制地看电视、用电脑或是写字姿势不正确造成的,“持续看近,近视自然会发生”。
对策:预防近视 从小做起
近视分为病理性近视和普通近视,近视度数超过600度即为病理性近视,又叫高度近视,高度近视的并发症比较多,如视网膜变性、黄斑出血和视网膜脱落等,父母双方高度近视的,遗传率高达50%,对下一代影响巨大。普通近视发生率较高,且多因不良生活习惯造成,保护视力、预防近视,要从小做起。
“正常人眼球轴长为24mm,眼球轴长每增长1mm就是300度,即300度的近视,眼球轴长为25mm。”施书兰表示,就像孩子的身高一样,已长高至1.5米的孩子不能再变成1.4米,变长的眼球也无法缩短。治疗近视,重在预防,“一般来说,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最好在6岁~12岁进行干涉治疗。”施书兰说。
“学生要定期检查视力,出现视力下降时,要尽快到医院眼科做进一步的检查。”施书兰提醒,如果确认已患近视,要及时到医院验光配镜,不要互相借戴眼镜,16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佩戴隐形眼镜要慎重。
链接: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
1.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切实做到不拖堂。严格控制考试的科目与次数,限制课外作业量。不随意增加学科教学学时,不占用节假日、双休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生上课。学校要统筹学生的家庭作业时间,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它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控制在30分钟以内;初中各年级不超过90分钟。
2.建立健全眼保健操制度,将每天两次眼保健操时间纳入课表,组织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3.根据教室采光照明情况和学生视力变化情况,每月可调整一次学生座位。根据学生身高变化,及时调整其课桌椅高度。
4.坚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制度,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认真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切实保证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活动。
5.每学期开学初和学期结束放假前,通过品德与生活课或体育与健康课、主题班队会等,集中对学生进行一次保护视力教育,使之与经常性“防近”宣传教育经常化、制度化。
6.教师应将培养学生良好用眼卫生习惯,并将其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随时纠正学生不良读书和写字姿势,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和行为。课间督促学生到室外活动或远眺。
7.通过家长会、家长信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知识和方法,指导和督促家长为学生提供有利于视力保护的学习环境、控制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看书、写字、看电视、用计算机时间达45分钟,应休息10分钟~15分钟时间)、及时纠正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视力下降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