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11版:洛阳·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传承创新黄河文明,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2 年 7 月 2 日 星期    【打印】  
传承创新黄河文明,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祈福黄河与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高峰论坛观点集锦
  □记者 程奇

  ■编者按 6月27日,首届中国(孟津)壬辰年黄河祈福大典在孟津黄河小浪底成功举办。当天下午,由大典组委会、黄河文化研究会、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联办的“祈福黄河与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高峰论坛,在小浪底航空度假村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北京大学、中华书局、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山东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博物院、河南省委党校、黄委会河南河务局以及洛阳的专家学者相聚一堂,围绕“尊道贵德,传承创新黄河文明”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报精心摘录部分专家的精彩发言,以飨读者,以期大家同心同德,传承创新黄河文明,为洛阳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增添新亮点、新看点。

  怀着虔诚的心“保卫黄河”

  中华书局编审 胡友鸣
  中国的文明曙光出现于夏代,时间约在公元前21世纪,地点就在黄河流域。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保卫黄河”曾是全国人民共同的呼声。该呼声成为当时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时代强音。今天,从科学发展观上讲,“保卫黄河”、“保护黄河”,是我们维护人类生存环境的使命和责任。作为黄河儿女,我们为黄河而骄傲,其实就是为“生我养我”的这块土地以及在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的百姓而骄傲。

  保护黄河、祈福黄河,就得“硬”“软”并举。所谓“硬”,是物质的、有形的;而“软”,则是文化的、无形的。我们要怀着虔诚的心不断努力。

  要挖掘、彰显并传承黄河文化的特质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宋豫秦
  黄河中下游交汇地带,是黄河文化的萌生与繁衍之地,其底蕴之深厚、内涵之精深,非常罕见。黄河文化有哪些特质?又有哪些特质是值得彰显与传承的?这是当代黄河文化研究应着力探讨的。

  因为只有彰显与传承黄河文化的特质,才能使黄河文化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才能使其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经世之学。另外,黄河文明堪称中原文明的母体,而中原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数千年且一脉相承的文明。中原文明何以具有如此强盛的生命力和悠久的生命周期呢?支撑中原文明持续发展的动力特质是什么?历史上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产生这一观念的内在原因是什么?

  凡此种种,都是学术界需要认真思索的重大科学命题。

 

  黄河“中游驱动”与“中文化”的形成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周昆叔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这个摇篮里孕育了与中华文明有密切关系的文化:在上游有马家窑等文化,在中游有仰韶等文化,在下游有大汶口等文化。在豫、陕、晋间孕育的仰韶文化影响深远,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都受到仰韶文化的影响。到夏、商、周时期,中原国家形成。仰韶文化核心区,直到国家形成都发生在黄河中下游之交,何以如此?值得学术界关注和探讨。

  黄河中下游之交古文化发达的原因众多,其中黄河中游所起的驱动作用不可忽视。内蒙古托克托以上的上游,为河水能量源起区;从托克托到河南孟津为黄河中游,为河水能量蓄集区;孟津以下,为河水能量释放区。黄河中游能量的蓄集,在黄河形成的中枢起驱动作用。这种驱动作用所形成的活跃环境,促使黄河中下游形成景观廊道效应和一系列的古文化以及“天地之中”的理念。这种理念转化为中国、中华、中原、中州、中岳、中庸、中和等冠“中”的“中文化”。

  “中文化”的“中”,不仅指方位,而且含有影响事物发展驱动、枢纽、对称、平衡的哲理,故黄河中游驱动作用,促成了中华文明主源与国家的形成。祈福大典选择此处举办,意义重大且有理有据。

  当代祭河具有现实意义

  河南省社科院历史与考古所所长 张新斌
  在中国古代,祭河风俗延续了数千年。祭河最早产生于先民的自然崇拜,由于黄河的特殊性,在古代,“治黄”、祭河一直是国之大事。

  但在当代,要传承华夏文明就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有选择地将这一文化发扬光大。

  如何发扬?第一,要正面宣传祭河的意义,注重培养大家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要以“走向自然、亲近自然、感恩自然”作为祭河等活动的理念,加大宣传与弘扬的力度。第二,要在研究的基础上,保留传统祭河精华,打造简洁而又有历史厚重感的祭祀仪式,祭文要保留传统祭文的格调,但要赋予新的内容。第三,祭河地点可在沿黄地区进行多点选择。民祭是沿黄地区的文化传统,要鼓励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如果举办较高规格的官方祭河活动,其地点的选择要进行严格的论证。

  总之,祭河是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要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挖掘,将传统祭河礼仪的精华发扬光大并赋予其时代气息。

  古代祭河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王星光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为“四渎之宗”。黄河是条多水患的河流,“善淤、善决、善徙”为其特点。面对巨大的自然力量,先民最先表现出来的就是对自然的崇拜。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干预和利用自然的能力逐步提高,古人对黄河的利用也由被动而变为主动干预。

  古人将诸多希望都寄托在对黄河的献祭上,他们的祭河分为五个时期:先秦时期,百姓纯粹将黄河作为自然神,向黄河祈求护佑,并初步建立了祭河礼制;秦汉时,与治理黄河水患相伴随开展祭河,并对祭河礼仪加以规范,使之逐步制度化;汉唐之间,祭河活动成为国家的常规祭祀活动,黄河有了固定的封号和神庙,祭河成为一种国家制度;宋元时期,祭河无论在数量还是规模上都有所增加,祭河传统得以形成;明清时期,尤其是清代,是尊礼祭河的大成时期。

  最终,传统的祭河活动从理论到操作规程有了完整的体系,并具备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意义。

  本次大典可以很好地接通历史和现代

  河南省社科院研究员 单远慕
  中华文明在黄河流域经历了百万年的孕育,万年的文明曙光,五千年的文明诞生,四千年的文明升华,三千年的文明辉煌。如此悠久灿烂的文明如何传承,是个大问题、新问题,需要认真研讨。本次祈福大典我看就是一个很好的接通历史和现代的管道。

  “感恩、祈福、励志、创新”是首届大典的主题,这个主题符合时代发展主旋律,与历代祭祀河神主题有着明显的区别。让永恒的文明内核冲破外壳,与祖国统一、社会发展、经济繁荣和人民幸福有机连接起来,这就是传承和创新。

 

  祈福大典的意义和影响不能低估

  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高级顾问 王铎
  拯救全世界人类信仰危机有三大法宝:一是艺术,二是宗教,三是东方文明。东方文明就是华夏文明,黄河文明是华夏文明的核心和灵魂。

  这次大典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次举办黄河祈福大典,虽然规模不大,又由民间社团主办,但其意义和影响不能低估。主办方提出“感恩黄河、敬重黄河、爱护黄河、善待黄河”16个字,把举办的目的确定为传承和创新华夏文明重大节事品牌和创造人类未来文化遗产,足见其远见卓识。作为洛阳人,我们更要重视这次大典,努力把大典办好。

  本版图片均由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