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行的第27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厦门市翔安区诗坂中学初三学生黄小静获得了一等奖。她的科技成果是用回收的纸尿裤来育苗。
有一天,黄小静在放学途中发现,垃圾堆里有大量纸尿裤。她突然想到,纸尿裤里的吸水材料能保湿,透气性好,于是灵机一动,想到将废弃的纸尿裤用于种植。她将纸尿裤内的吸水材料和沙化的土壤混合在一起,在自己开辟的一块试验田里进行试验。经过反复试验,黄小静培育的种苗只需一天半就能发芽,且出苗率高,根系发达,成长良好。
大量纸尿裤被丢弃在垃圾堆里,很多人视之不见,但是黄小静发现了它们,并利用它们进行了科学试验。相信看到纸尿裤的学生不止黄小静一个,可是用它们来搞科研的并不多,那些孩子在想什么呢?可能正在苦闷地想着英语单词如何背,那么多的家庭作业咋应付……
每一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2000多年前,圣人孔子就强调有教无类,提倡因材施教。可是,2000多年后,特质不同的孩子却被关在同样的教室里,进行着相同的教育。
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近日,广东省教育厅厅长再次强调:各类升学考试要与奥数脱钩,各学校的招生考试不允许有偏题、难题和怪题。
大家都知道,高分是重复训练之后正确率的再现。同一道题目,做一次就会了,但是做两次、三次以后就成了无聊的重复。为了保证分数,学生们不得不一次次重复地做。
尽管大家都知道这是浪费时间,但是为了分数,这些时间不得不浪费。时间是有限的,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多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一个在发明创造方面有天赋的学生,把大量时间用在自己并不擅长的奥数、英语上,时间久了,可能就只是一个成绩平平的学生。
老师、家长是“牧羊人”,应引领学生到最肥沃的“草地”上,享受幸福。在孩子们享受幸福的同时,老师、家长要帮助孩子发现特长,孩子自己也可能在某个瞬间突然发现最感兴趣、最有潜力做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