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我上初中。教我们语文的赵书仙老师兼任班主任,我担任班长。
当时国家刚刚经历了抗美援朝,经济很困难,但为了培养人才,国家还是抽出相当的资金来发展教育、资助学生。那时,国家每年都要给学生发放助学金,品学兼优的学生可获得最高奖学金,但成分不好的学生没有助学金。学生们在道德品质和学习方面都力争上游。
有一次吃午饭时,我发现餐厅里少了我们班的两名同学。报告老师后,我和其他两个班干部狼吞虎咽地扒拉了一碗饭,赶快分头寻找。当我到达学校后面的荒坡时,发现洋槐树上有两个人正在大把大把地把槐花和槐树叶往嘴里填。我一看,正是那两个同学。我在树下看了半天,他们竟然没有发现,我不由得流泪了……
赵老师知道情况后,号召我们几个班干部捐了几元钱,资助那两个学生的生活,并派我和另一个班干部去他们家了解情况。
两天后,我们徒步60多里到了那两个同学家。他们两家在同一个村,新中国成立后都被划定为地主成分家庭。他们家里父母已经年迈,住着破烂的窑洞,家境确实困难。
我们把情况如实汇报后,赵老师很发愁,如果如实反映情况,学校一定不会让他俩享受助学金。我们班委商量后想出了办法。
我们用班费买了一套理发工具,又印了5000张理发票,每张票面5分钱。因为价格不高,理发票很快便卖完了。当时我们学校有1000多名学生,我们因此收入250元。
我们用这些钱对包括那两个同学在内的几名同学进行资助,还给其他同学买了牙刷、牙膏、洗脸盆(瓦盆)。课外活动时间和星期天,我们几个班干部就把教室当理发室,给大家提供服务,一直坚持到初中毕业。因为有了收入,同学们的班费不用交了,我们还为班里订了两份杂志和几份报纸,大家轮流传看。毕业时,同学们拍照的费用都从这笔收入里支出,没让大家掏一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