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实验室的神奇不在外观,而在内部。 |
|
工作人员用多光谱无损照相机给壁画拍照。 |
|
工作人员拿着便携式X荧光扫描仪在壁画墓内扫描。 | |
核心提示
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的两座西汉壁画墓又“生病了”,壁画表面不仅“结了痂”,还出现轻微的霉变……
这两天,敦煌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带着一艘价值近千万元的“文保航母”来到该馆,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检测、取样、分析,希望尽快查出“病因”……
啥是“文保航母”?它有什么特殊的功效?它的到来,能解除千年古墓壁画的“病痛”吗?昨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1 两座珍贵的壁画墓又“病”了
参观过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的游客也许记得,这里有几座壁画墓被常年避光保护,不对游客开放。
这次“生病”的就是其中的两座,一座叫西汉卜千秋壁画墓,另一座叫西汉打鬼图壁画墓,距今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里两座非常珍贵的壁画墓。
昨日上午,我们来到该馆地下展厅时,几名工作人员正为进入壁画墓做准备工作。
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副馆长徐婵菲介绍,西汉卜千秋壁画墓,是1976年在洛阳烧沟村西侧发现的,其年代为公元前86年至公元前49年;西汉打鬼图壁画墓出土于洛阳烧沟村以南,是1957年发现的,其年代为公元前48年至公元前8年。1987年,这些壁画墓被移至该馆地下精品展区。2000年,为使壁画处在一个相对恒定的温湿环境中,该馆长期封存了这两座壁画墓。2007年年底,该馆筹资解决了壁画墓的渗水问题,根治了对壁画威胁最大的水患问题。徐婵菲说,这几年虽然采取了几项保护措施,但情况依然不容乐观,霉变、虫害等问题依然存在。
我们跟随工作人员进入墓室,通过手电筒的灯光仔细观察墙上的壁画,确实发现了黑黑的霉变痕迹,一些壁画上还出现了白色的小颗粒,工作人员分析,这些小颗粒可能是结晶的盐粒。工作人员忙着取样,以分析其化学成分,并找出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
2 请“文保航母”帮忙查找“病因”
为了查清“病因”,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请来了目前国内唯一的“文保航母”。昨日上午,在该馆内,我们见到了这件神奇的“武器”。
乍一看,我们有些吃惊,它是一辆标有“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字样的大卡车,它的外观和一般的运输车没有太大区别,它能有多神奇?
国家考古壁画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工作站站长、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研究所工作人员于宗仁笑着说,它的神奇不在外观,而在内部。
于宗仁说,有了它,遇到重大的考古发掘活动,不仅可以进行智能预探,还可以用先进的设备到现场采集第一手信息,对遇到的突发情况进行应急处置,对发掘环境进行监测和分析,它可谓是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考古现场文物保护“航空母舰”。
真的有这么厉害?于宗仁对此非常肯定。他说,为了实现多种功能,这辆车围绕文物保护需求进行了特别的设计,内部配置的都是高度现代化的科学仪器和设备。车的内部还被改装为两部分,前半部分主要放置精密仪器,以实验为主,在遇到重大考古发掘时,车辆直接开到发掘现场,实验人员可以通过信息采集系统对收集的考古现场信息进行分析,同时还可以对文物进行现场分析处理;后半部分主要对出土文物进行初步处理,并配备有文物充氮保存柜,以便对脆弱文物进行封闭储存。
“经过改装的这个移动实验室,总价值八九百万元。”于宗仁笑着说,这是目前国内唯一的“文保航母”,它在推动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这件高科技“武器”该如何解决壁画难题呢?昨日上午,在实地查看了这两座壁画墓后,工作人员带着他们的先进装备开始行动了。
3 拍照、扫描、检测,只等“病因”露头
在四五平方米的西汉打鬼图壁画墓内,一名工作人员用三脚架支起照相机,准备对墓顶的壁画拍照,他的对面,另一名工作人员则拿着一张色卡放在壁画附近跟他配合。
这样的拍摄方式和普通的拍照有何区别?
于宗仁说,可别小看这架照相机,这其实是一架改装后的多光谱无损照相机,用它拍摄壁画照片,可以阻挡不需要的光线波段,使壁画表面一些脱落的颜色痕迹重新显现出来。
在西汉卜千秋壁画墓内,一名工作人员正拿着一台便携式X荧光扫描仪在壁画墓内扫描。他说,通过扫描仪获取的资料和数据,工作人员可以分析出壁画颜料由哪些成分组成,通过分析这些成分,判断对它造成影响的各种因素,从而解决壁画颜色脱落的问题。
另外一名工作人员拿的则是一台便携式数码显微镜。他说,在显微镜的帮助下,壁画表面的一些微观形象将一一呈现,通过对这些形象进行分析,也许能找到壁画墓的“病因”。
于宗仁说,多光谱照相机也好,X荧光扫描仪也好,都是前期收集资料的一种手段,接下来他们会对壁画墓周围的环境进行调查和检测,通过对一个周期内的数据进行分析,来查找壁画墓的问题所在。
“找到问题后,为确保万无一失,我们还会在部分壁画表面进行修复实验,确定没问题后,才会大面积展开‘救治’工作。”于宗仁说。
名词解释
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
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是一个11米长、2米多宽、1.83米高的白色长方形舱体,采用了先进的移动舱体制作技术,具有隔热、保温、防水、室外照明等功能,与承载运输的卡车底板结合紧密,形成一体,能够满足野外环境下实验室工作的需要。移动实验室有多项功能:发掘前的预探测,通过测绘等手段记录遗址空间信息,第一时间对各种材质的出土文物进行分析保护,监测文物埋藏环境,为后续保护工作提供依据。
据介绍,除了便携式显微镜、近红外光谱仪等先进设备外,移动实验室最大的亮点是拥有一台“考古机器人”,这台“考古机器人”可根据需要像“变形金刚”一样组装成直筒式和履带式,在考古发掘中从事钻探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