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期讲述了“当代圣人”康有为与洛阳的不解之缘,从本期开始介绍洛阳地下文物的命运。
洛阳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多、建都时间最长的城市,历朝历代留下无数文物。在这些文物中,古代墓葬中的随葬器物比较多,这些随葬器物多为生活用品,或专为死者而制的冥器。
百年来,洛阳的文物被盗的最多,流失海外的也最多。
邙山古称“北邙”、“郏鄏”,为崤山支脉,东西绵延190余公里,海拔273米。邙山在宋朝以前树木繁茂,为古人理想中的阴宅宝地。古代典籍中记载的邙山,是洛阳与黄河之间宽约16公里、长约30公里的黄土丘陵。这片丘陵的南麓,既有西周王室贵族墓群,又有自东汉始的皇家陵墓,达官显贵争相陪葬其间,曹魏、西晋、北魏乃至后代沿袭不衰,因而形成了中国古代最负盛名的墓地。“生在苏杭,葬在北邙”“邙岭无卧牛之地”,这些都是形容在洛阳这块风水宝地墓葬密集的话。
一、“东方金字塔”与地下都城遗址
洛阳从东到西30余公里,尘沙掩盖着五大古代都城遗址,地上矗立着不同时期的皇陵和未知其名的巨大墓冢,其中有西周东周时期的王室贵族墓群、东汉皇陵、北魏帝王陵等。这些古冢以南北流向的瀍河为界,河东为东汉帝陵区,河西为北魏帝陵区。洛阳西郊周山、市中心的周王城广场以及白马寺汉魏故城遗址,有西周、东周王室的贵族墓群;瀍河东西两边,还有一些明代藩王贵族的大冢。据记载和近些年文物工作者的勘察,1913年,洛阳北邙的古冢为791座,1966年为555座,1984年为383座,1986年为367座。这些古冢几乎都被盗掘过。
1996年,北京一些著名学者、文物收藏者来到洛阳,在勘察了北邙的古冢后深有感触地说:邙山上一个个裸露着的古冢,可谓东方的金字塔;在地下,有多个古代的都城遗址以及成千上万古代的墓葬。墓葬的陪葬器物数量多,标志和反映了不同时期的中国古代文明;数千方不同时期的墓志,是中国古代著名历史人物的鲜活档案。这些地下都城遗址、古代陪葬器物以及石刻,可谓中国古代的地下博物馆。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开始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和文物掠夺。“庚子事变”和八国联军侵华之后,外国人开始搜罗中国古物,而洛阳的文物宝藏成为其主要目标。
汴洛铁路、洛潼铁路建设期间,毁坏了邙山南麓一批古墓,也由此带来了古墓文物的大量出土,其中最有名的是唐三彩。一些外籍铁路技术人员和职员借此收购并偷运一些文物出境,引发了国际上对洛阳文物的关注。
1916年,洛阳古董商刘鼎方在老城以西的八里台盗掘一座西汉壁画墓,将所得精美壁画倒卖,现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1919年,北魏元遥墓被盗。1920年,北魏元珍墓被盗。1926年,三山村周三王陵被地方红枪会头子盗掘,出土铜盘、铜鼎、铜人等。
洛阳近代大规模的盗掘古墓之风由此开始。 (摘自《洛阳这百年》 紫城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