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仙游洛阳之平安过大年》拍摄现场 |
|
近日,一部草根微电影《八仙游洛阳之平安过大年》在洛龙区悄然开机,另一部本土数字电影《黑拳迷雾》也举行了首映仪式;上个月,“洛阳十大文化符号”系列微电影第二部《龙门石窟的传说》网络开播。
洛城“微”风频拂面,究竟是梦想使然?还是利益驱动?
在洛阳,拍微电影的人越来越多
21日上午,王城公园西门门口熙熙攘攘,救护车、警车严阵以待,几台摄像机也进入“备战”状态,人群中还有几个穿古装的人走来走去。忽听有人一声令下:“开拍!”人群中一名农民工模样的男子抱起一个孩子,满脸焦急地跑向救护车,孩子捂着一只手直喊“疼”。细看之下,孩子手上满是“血”,脸上还有被鞭炮炸伤的痕迹。“咦,这是在拍电影吧?”人群中有人说。
没错,这是一群网友在拍摄微电影《八仙游洛阳之平安过大年》。“现在拍电影的人真不少,感觉谁都能拍电影了。”一名男子说。据不完全统计,自2012年年初至今,本报报道过的由市民拍摄的微电影有10余部之多。
投资少制作周期短,但影片质量参差不齐
据洛阳网资深网友“老狐狸”和80后本土新锐导演崔岩说,微电影简单说就是“30分钟以内”“不能公开放映”“投资少、制作周期短”的电影。
“老狐狸”说,几年前还没有“微电影”这个概念时,我市就有许多人尝试用相机、DV等拍短片。2010年,一部系列微电影《老男孩》引爆了全民拍摄微电影的狂潮,洛阳一批怀着“电影梦”的人也加入了微电影的队伍。
微电影的准入门槛低到“无下限”,又有多部草根微电影在网络走红,越来越多的人想靠微电影来实现自己的“导演梦”或“明星梦”。崔岩称,他估计洛阳目前拍摄微电影的人不下百位(有的以团体的形式拍摄)。
低门槛也导致影片质量参差不齐。一圈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市只有少数微电影具有专业水准。
投入基本靠“化缘”,商业回报还为“零”
据了解,拍摄一部微电影的成本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崔岩拍摄的微电影《八块,肉多吗?》只花了约500元,而《八仙游洛阳之平安过大年》的导演预计需投入四五万元。
钱少了可以自己贴,钱多了该怎么办?“老狐狸”说,他们拍摄的微电影投资基本靠从朋友那里“化缘”,相应的回报就是在片尾打上鸣谢字幕或免费在影片中植入广告。
崔岩说,微电影现在还没有一个很清晰的商业回报模式,他希望拍出好作品,靠好作品获得投资,进而再拍下一部作品,“全国每天都有成百上千部微电影产生,只有一小部分能得到关注,绝大多数都被埋没了”。
导的演的都有“梦”,期待由此走上成名路
起步如此艰难,为何还有那么多人拍微电影?崔岩说他有“导演梦”,“老狐狸”说是兴趣使然,《八仙游洛阳之平安过大年》的导演称是为了实现幼时的梦想。
微电影的演员大多数靠网络招募,这些演员大多有“明星梦”。在《八仙游洛阳之平安过大年》中饰演汉钟离的28岁小伙王敏说,自己虽然没有“一战成名”的想法,但身边有不少朋友说想进入剧组通过演一些角色,走上明星之路。
“微电影”商业化之路还需探索
微电影不能在电影院公映,只能通过网络传播,但也必须通过审核。洛阳网视频部主任王晓鸽说,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的要求,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必须按照“谁办网谁负责”的原则,对微电影等一律先审后播。网友如想在洛阳网上发布微电影等视频,需将视频先传给视频编辑,由视频编辑审核后上传至洛阳网。
对于这股“微电影之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铁林说,将微电影列为一种文化产业项目还为时过早,但可以试着将这种新的传播形式和企业对接,这样既可以达到宣传文化产业的目的,又可以宣传企业本身,也许可以成为微电影商业化的一条探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