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洪恩寺街、诸葛大街、孝文大道……伊滨区48条道路命名方案已初步拟订,公开向市民征集意见和建议。(见本报昨日A18版报道)
先说一个故事。记得上大学时,大家先要自我介绍,一位女生脱颖而出,成为焦点。她起身说:“我来自湖北,名叫崔璨,崔璨的‘崔’,崔璨的‘璨’。”有个性,又好记,人如其名,是这位同学令全班注目的原因。人名如此,路名也如此。
道路是一个城市的交通脉络,承载着城市的厚重与沧桑,延续着城市的脉动与变迁。道路有个好名,纵横交错间就会勾勒出这座城市的个性,成为地标与名片,令人过目不忘。
应该说,只要反映地理方位等特征,不违反相关命名规则,城市道路起什么名,没有啥特别规矩。但是不能彰显文化、历史、个性的路名,好记是好记,却总有些怪怪的味道。
身处南京的市中心——新街口,眼前是武汉还是成都?站在“经纬路”上,这里是郑州还是济南?的确,城市大了,大厦多了,街道宽了,气派是够气派,可街道名大多雷同,难免给人“千城一面”的感觉。
几年前笔者去苏州,坐上出租车,一路走来,越溪街、留园街、虎丘街、观前街、枫桥街……江南水乡的旖旎风情,从路牌上就体现出来了,让游客闻到了浓浓的“苏州味”,让人印象深刻。
其实,洛阳也有不乏“洛阳味”的道路。勒马听风街、通济街、永泰街、厚载门街、望春门街、定鼎门街……这些都折射出洛阳的历史文化,散发着独一无二的“洛阳味”。
回到伊滨道路命名方案,孝文大道是否让你想到了魏孝文帝,想到了龙门石窟?司马光路是否让你想到了北宋司马光,想到了“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而立雪路,是否让你想到了程门立雪的典故?站在这些路上,就是站到了洛阳!
城市街道的命名,不仅是专家学者的事,也需要每一位市民参与。对照拟订的方案,仔细斟酌、推敲,是否还有更好的典故,更朗朗上口的名称?是否还有让街道更有规则、更便于寻找的建议?怎样让历史路名与现代城市相得益彰?发出声音,哪怕一个小小的意见被采纳,也算是极大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