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族谱中关于李煜荣的记载 |
|
核心提示
他曾受教于民国航空英雄高志航,卫立煌曾为其题匾“威扬云表”,就连蒋介石也与他有一段故事。他被广州人纪念。在南京王家湾航空烈士墓有他的墓碑,碑文曰:李烈士煜荣,河南洛阳人,中央航校六期乙班毕业,民国廿七年(1938年)四月十三日广州虎门空战阵亡,“时年廿四岁”。
1 【求学】 北京上高中 洛阳读军校
在《李氏家谱》中,李煜荣是一个平凡的人,事迹甚少。他的父亲叫李勳(xūn,简体为勋)锡,号铭三,家住老城里仁巷,李勳锡与前文所述的李龙锡、李天锡是同一个祖父的堂兄弟。李勳锡有两个儿子,长子李树荣,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法学系,次子李煜荣。
按照家谱记载,李煜荣出生于民国四年(1915年)七月初五。他出生在洛阳,从建于1871年的民国名校北京汇文高中毕业。
高中学历无疑为其进入中央航空学校洛阳分校(以下简称洛阳分校)就读奠定了基础。因为就读航空学校,除了要求身体条件过硬外,还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
抗战爆发前,中国空军只有4所正规学校,即位于杭州笕桥的中央航空学校(以下简称杭州本校)、洛阳分校、中央航空学校广州分校和中央航空机械学校。洛阳分校筹备于1934年11月,成立于1935年6月,首任校长是王叔铭,只设初级班。
也就是学校成立的第一年8月,20岁的李煜荣考入洛阳分校,是当期中央航空学校杭州本校和洛阳分校唯一一名洛阳籍学生。
通过存留至今的李煜荣同班同学、东北人范涛给其姐姐的信,我们得以了解一些李煜荣在军校的情况。
入学考试竞争激烈:一时间,报名人数多达2万,而最终只录取200人。李煜荣也成为这200个幸运儿之一。
航校生活非常“小资”:被褥、书籍、文具全由校供,每月发津帖18元、膳食费12元,由留美归来的女营养师指导厨师烹调,每天1瓶牛奶补充营养。
航校生活也非常艰苦:学校实行速成教练法,教官既严厉又苛刻,考试不及格的立即淘汰,学飞行不合格的改学地勤,学地勤不合格的转到陆军学校。洛阳分校学期4个月,学员学会驾机起飞和降落就毕业,然后转入杭州本校飞行科。
由于学期短,登机训练时间少,初级的课程学员也不易完成,只有悟性极高的学员才能过关。李煜荣所在班级4个月后毕业时,学员只剩150名,淘汰率高达25%。
2 【从军】 广州空军里唯一一个北方人
1935年10月,从杭州本校中级班升级上来的学员组成中央航空学校第六期甲班。1936年3月,从洛阳分校初级班升级转到杭州本校的学员组成第六期乙班。
杭州本校以培养空军军官为目标,被誉为“第二黄埔军校”。蒋介石极为重视,曾两度亲任校长。范涛曾记载,该校门口石碑上记着一句誓言:“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的兵舰阵地同归于尽!”
李煜荣和范涛所在的第六期乙班先学驱逐课,教官是赫赫有名的高志航。高志航是吉林省通化县人。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高志航在8月14日的空战中首开纪录,击落日机1架,这是中国人首次击落日军飞机。
然而,李煜荣并没有赶上这次空战。在杭州本校学习一年多之后,1937年5月2日,第六期乙班飞行生毕业。
这一期的学员被分到全国30多个空军飞行中队,李煜荣被分配到驻守广州的空军暂编第29中队,成为少尉飞行员。李煜荣是当时队内唯一一个北方人。
李煜荣刚到部队报到时,情况不容乐观:全中队共计9架霍克-III战斗机,到1937年年底,因为战斗中被击毁或零件不足等原因,整个中队的飞机只剩下2架。
3 【殉国】 广州空战 坠落于中山大学附近
到1938年年初,情况为之一变。归国华侨、美国人陈瑞新成为第29中队的队长,跟他一起到中国的还有32架英国产的最新型的斗士战机,这些新飞机被装备到第29中队和驻守衡阳的第28中队。
李煜荣此时已是队中的主力飞行员,也得以驾驶新装备的2910号斗士战机。
此时,日本频繁轰炸广东。第29中队驻守的广州天河机场已经被日军炸毁,该中队不得不经常飞到衡阳与第28中队一起训练。
1938年2月24日,是我们能找到的资料记载的李煜荣的第一次空战。当日9时,13架日军飞机进犯广东南雄机场,第28和第29中队的12架飞机头天晚上恰好由广州飞抵这里,马上展开迎击,打了敌机一个措手不及。李煜荣和战友周灵虚、范新民合力击落1架敌机。
此役我方共击落敌机2架,另有2架飞机重伤。我方损失2名飞行员、2架飞机,另有3架飞机受伤迫降。
1938年4月13日,日军约30架战机自虎门侵入广州市,第28和第29中队共18架战机迎战。李煜荣驾驶2910号机和分队长谢荃和等组成3人攻击小组,与日军展开敌众我寡的殊死战斗,这也是李煜荣最后的战斗。
激战40余分钟后,敌机逃遁,我机遂逐架着陆。战后统计,我方共击落敌机7架,未证实的敌机4架。然而我方阵亡2人:李煜荣2910号机坠毁于中山大学附近,年仅20岁的飞行员吴伯均与2803号机共殉于番禹太和乡。
我市市志记载,李煜荣坠机后,被当地农民救往医院,由于失血过多,壮烈殉国。
据广州市的文史资料记载,广州虎门空战时,无数广州市民翘首观战,每击中一架敌机,市民无不欢呼雀跃。战后,广州市民自发劳军,并为两名烈士举行公祭。
4 【扶柩】 蒋介石不批准报销路费
按照碑文记载,李煜荣死时年仅24岁。而按照族谱记载,李煜荣出生于民国四年(1915年)七月初五。如此算来,他牺牲时不足23岁。李煜荣牺牲后,被追认为中尉。
2005年6月,南京一位王姓市民,意外发现了一张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于1938年下发的第1234号批文,为我们还原了李煜荣灵柩回乡的一段故事。
批文用国民党航空委员会专用红栏信笺纵向书写。题头是:“具呈人李润生等二十七年六月四日呈一件,为搬运故员李煜荣灵柩,请补助家属旅费由。”
批文为:“呈悉。查故员家属呈请发给旅费,本会无此规定,所请未便照准。此批。”落款为“中华民国二十七年六月”,下有“委员长蒋中正”章和航空委员会主任“钱大钧”签名。字后有航空委员会篆文骑缝章。
李世凯说,这张批文上的呈具人李润生,正是李煜荣的堂兄弟李滋荣。
从批文可以看到,李煜荣牺牲2个月后,其亲属千里迢迢,南下广州,接回为国捐躯的李煜荣的遗体,这已是一件极为悲痛的事。李润生等希望政府能补贴一下其家属来回的路费,但被蒋介石拒绝。
5 【荣葬】 洛阳各界人士公祭
不管怎样,李煜荣的遗体被运回洛阳,停在其伯父和堂兄创立的明德中学(位于文庙)。洛阳各届人士隆重举行公祭,沉痛哀悼这位为民族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抗日烈士。
时任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亲题“威扬云表”四字,并制成匾额赠与李家。
李煜荣被葬于周公庙附近,墓葬后迁入洛阳烈士陵园。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修复了紫金山北麓被日寇破坏的航空烈士公墓,并先后3次组织公祭公葬,将数百位在抗战中为国捐躯的空军烈士的遗体或衣冠迁葬公墓。李煜荣遗物也葬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