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下午2点28分,当四川省地震局台网中心速报员陈银发现一部分仪器被震坏时,他还知道这次地震非同寻常。5分钟内,地震三要素——时间、经纬度和震级被快速测量出来,并报给国家地震局中国台网中心。电话不通,地震局局长吴耀强和副局长王立分别带着简报赶往四川省委和省政府。
官员们已聚在一起开会,简报让他们知道了需要救援的大致方向,但这个信息太简单。省长蒋巨峰前往地震局了解详情,同时联系成都军区,让陆航团的直升机作好准备。
震后一小时,省委书记刘奇葆出发,准备取道都江堰前往汶川。他在路上接到温家宝总理的电话,但没讲多久信号就断了。在他的车队前面一点,四川省军区副参谋长向怀树在越野车里不停地发送短信。震后40多分钟,他接到了军队处置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令:不要坐等,立即出发,边走边报。在路上,解放军总参谋长陈炳德上将直接负责和他联系。
危机处理的诀窍——先作反应,再作决定——这一次体现得十分到位。和灾难现场恐慌的人肩并肩站在一起,这能让他们尽快镇定下来。
空军接到总理专机飞行任务的时间是12日15时12分,起飞之前,他们只有一个多小时的准备时间。十几名部长和副部长从北京等地赶往机场,16时40分飞机起飞。
救援指挥在飞机上就已开始。这是一项难度极大的工作,与幅员同样辽阔的美国和俄罗斯相比,中国没有常设的全国巨灾救援体系,只能成立临时指挥机构来协调原有的行政力量应对灾难。经过1998年的长江抗洪和2003年的非典事件,各个行政机构的应急处置能力已经大幅提高,分别建立了应急处理预案。但是,面对这次前所未有的巨灾,在综合各方面力量时,除了决策者的意志,人力、物力和资源的分配运用还需要极高的专业技巧,这对每个指挥者都是一次不小的考验。
新华社摄影记者姚大伟看到,机舱内气氛紧张,温家宝坐在桌前,眉头紧锁,表情严肃又透着焦虑。他摊开一张四川省地图,与随行的部长们研究部署救灾方案。
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在空中成立,温家宝为总指挥,下设八个功能组,这几乎就是飞机上的部长们所辖部门的翻版。功能组直接对应政府各行政部门,这能有效保证部门内资源调动。不过,各自为政的行政管理条块所带来的隔阂,使得一些跨部门的关键工作出现指挥空白,临时救援体系将要为此付出代价。
会议很快结束,姚大伟和中央电视台摄像王威留了下来,温家宝对他们说:“我要发表一个电视讲话,让大家不要恐慌,下了飞机就要播出去。”随行的新华社文字记者李斌第一时间看到了画面,听到温家宝说:“同胞们……”他的心猛地一震。这个不会轻易使用的词显得异常沉重,它提醒全国人民,现在是手挽手站在一起的时候。
温家宝乘坐的专机于19时15分降落成都太平寺机场,他的空中讲话在10分钟内传送完毕,这成了当天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最后一条新闻。总理以超乎寻常的速度抵达灾区,这让很多人既欣慰又担忧:这场灾难会有多严重呢?
载有温家宝的车队在晚上9点到达都江堰公安局门前的指挥大棚。此时全城断电,整个都江堰市漆黑一片,温家宝走进幸福大街人行道上的这座大棚坐下,他的椅子后面是一条小水沟。雨越下越大,沟里的水也越流越急。水沟后面是公安局大楼,顶端的铁塔天线已经从半截折弯倒下。参加会议的有十几个人,大部分都站着,刘奇葆打开电脑开始汇报。灯光亮度明显不够,温家宝翻阅地图和文件时,工作人员为他打着手电筒。风很大,地图不时被掀起,有人拿了几瓶矿泉水压在上面。刘奇葆讲着,军队和武警的高级军官们不时补充情况。
汇报过程中又发生地震了,地面在摆动,桌子也在晃。大棚里的人没受影响,继续汇报。虽然大棚在一条繁华的街道边,但匆匆而过的市民都不知道这里正召开高级别的救灾会议。 (摘自《汶川地震168小时》 张良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