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讲人档案:张欣 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校长 |
|
□记者 李书平 通讯员 田庆合 文/图
“中外基础教育各有长处,也都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张欣说,去年,美国有个中小学访问团来洛一高交流,美国的中小学校长听了他的观点后很诧异,因为在中国,他们听到的大多是美国的素质教育搞得很好,而中国的素质教育很不好。
张欣说:“美国的基础教育,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这一点比中国做得好;中国的基础教育,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这一点比美国做得好。我不知道,如果以品德教育为中心,哪个国家做得好?”
1 一把尺子和多把尺子量人都不好
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的国际教育尊重个人权利,基本上是以人为本的,我国的教育则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知识,“学而优则仕”的观点是主流。虽然关注点不同,但从本质上来说,两种教育并无好坏之分,都是为了培养成功之士。之所以那么多人认为我国的教育出了问题,是因为“学而优则仕”的教育方式被极端化了——用一把尺子量三百六十行的人才成长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
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的国际教育,用多把尺子量人,让孩子和家长都很轻松,根据孩子的潜质培养人,这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但是,一味地“尊重”孩子的个性,甚至到放纵的地步,这就不好了——这是国际教育应该改进的地方。
“基础教育领域的中外教育,其实是个互补的状态,我们不必一味否定自己的教育方式而羡慕国际教育,但也不能盲目自大,把国际教育好的方面拒之门外。”张欣说。
我国的基础教育把学生当成一张白纸,想怎么画就怎么画,这其实是错误的。孩子不是一张白纸,而是“毛石”般的玉。“毛石”有天然的纹理,需要我们按其自有纹理去雕琢,西方发达国家在“按纹理”雕琢上,做得比我们好。
2 不适应应试教育的学生,可以出国试试
如果孩子在国内接受基础教育,最好适当减少应试方面的语言(语、英)和数理逻辑(数、理、化、生)能力的学习时间,增加运动、艺术、自省、适应、交际等方面的能力练习。国内的家长被高考逼得没了主意,一味追求分数而忽略孩子其他能力的培养,这是不对的,也是中国基础教育的悲哀。
西方发达国家的孩子可能没有特别大的高考压力,他们能自由地发挥个性,但这很可能导致他们专业知识的缺失——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不少印度人、中国人掌握着一些高科技领域的知识。这一现象也引起了西方国家对基础教育的反思,他们在学科知识方面,很是羡慕中国的基础教育。如果世界是一个地球村,村中需要各种人才,中国教育模式下出来的人才,是地球村里必不可少的人才。现在,很多从北大、清华等名校毕业的精英留在了国外,形成了“中国人种树,外国人乘凉摘果子”的局面,这一点需要我们深思。
在我国现阶段的教育大背景下,如果家长不赞成“学而优则仕”的应试教育,那么,孩子将很难在国内取得成功;若家长不赞成国内的教育方式,又想让孩子成功,只有选择西方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出国留学。这是因为个人成才有三个要素:天生素质、生活的社会大背景和后天的努力。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这三个要素只有一个是可变动的,且主动权在学生手中,那就是后天的努力。
但是,对有些家境优越又不适应应试教育的学生来说,第二个要素(生活的社会大背景)也是可以变动的。出国留学,离开了“学而优则仕”的大背景,换一个社会大背景去学习、生存,就可以避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情况,这也是出国留学热的原因之一,也是有能力的明智家长的一种选择。
3 出国留学,最好选择多元文化共存的移民国家
想让孩子出国留学的家长要弄清楚以下问题:孩子什么时候出去合适?去什么样的国家比较好?针对这些问题,张欣一一进行了解答。
初中毕业后就出国的孩子,在国外留学结束后,基本上不能再适应中国的生活方式了,因此,他们很可能留在国外;高中毕业后出国留学的,在求学结束回国后,基本能适应中国的生活方式;大学毕业后出国留学的,既能适应国内的工作和学习方式,也能适应国外的生活和学习方式;硕士和博士毕业后再出国留学的,已经难以适应外国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了。
去什么样的国家比较好?张欣建议,最好去多元文化共存的移民国家留学,学生能较好地接触当地社会,即使融入不了社会的主流文化圈,也会有同民族的生活圈。
如何选择教育模式?孩子学习的方式有三种:抽象接受、具象接受、动手接受。中国基础教育的方式多是抽象接受,教师通过口头传授让学生获得知识;美国则不同,学生无法想象物理课不在实验室进行的情景,所以,他们多是通过具象接受和动手接受的方式汲取知识的。
您的孩子习惯哪种接受方式,就应该选择相应的教育模式。
总之,作为家长,要为孩子的未来把好脉,认清孩子的思维方式,找一个适合孩子的教育模式,不要盲从,要从教育模式、专业成长、社会交往、孩子特质、国际视野等方面综合考虑。
文化是互补的,各国的教育也是互补的,我们要了解中外基础教育的规律,根据孩子的成长路线图,按照客观规律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