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18日,在偃师市府店镇经营一家小劳保用品店的陈少忙一早带着装有5.6万元现金的编织袋,搭乘顺风车来市区进货,不承想把编织袋忘在了车上。得知情况后,本报记者和警方“全城搜索”,历经7个小时,克服重重困难,最终使钱完璧归赵。(见本报昨日A04版、A05版报道)
这么个大热天,偃师的小店老板陈少忙可没少忙。不仅忙,而且心焦。5.6万元进货款要是找不回来,对他来说绝对是件了不得的大事。
一个人出门在外,免不了有个“三昏三迷”。东西丢了,心里慌了,咋办?只能求助于“公家”。
可是,这事情确实不好办。没有乘车发票,没有司机的有效信息,茫茫人海,车来车往,简直是大海捞针!
这根“针”是咋“捞”出来的?科技手段不可或缺,但更关键的是责任心——急失主所急,将能力和智慧发挥到极致,自始至终没有放弃。
真是难啊,难到失主几乎都失去信心。让遇到困难的人“绝处逢生”的,是职能部门对责任的担当。
看了这事,感叹的人不少。为啥?不论是出门办事,还是遇到麻烦求助,大家时常听到的是“你这事不好办”。而至于怎么不好办,对方当然也能说出个一二三,条件限制啦,工作规定啦,总之是有理由将你驳回,让你无奈而归。
不帮忙,不给办,有时是因为确有难处,有时是因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有时甚至是为了一己私利故意从中设绊。
当敷衍塞责、虚以委蛇逐渐成为一些公家单位的惯常作风时,当本该为民办事的人以此作为自己“成熟”的表现时,职业道德、责任心就统统被抛到了爪哇国,尸位素餐者就心安理得。百姓的问题和麻烦,却依然摆在那里,小事情积成大事情,小情绪积成大愤懑。
为了一个小店主的大麻烦而“全城搜索”,这样的故事让人心里暖。类似的事,希望多些、再多些,多到成不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