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建洛和他的宝贝 |
| 这就是拷贝的“身份证” |
| 陈旧的袋子就是时间的印记 |
| 免费放映现场 |
|
核心提示
吃完晚饭没地方可去?给您推荐个看露天电影的地方!在新区开元大道与学府街交叉口的大曌国际广场前,每晚都会放映两场红色电影。今天是建党节,安排放映的是《党的女儿》和《烈火中永生》。免费放映活动持续到10月。
这些拷贝(用来放映的电影胶片)都是由一个人提供的,他用30多年收集了我国各个时代的拷贝近千部!
惊叹
装有拷贝的铁盒,堆了一屋子
这是一个老城区常见的旧院子,客厅的一面墙上挂着一块白色的幕布。客厅一侧有扇铁门,打开铁门,里面的景象让我们吃了一惊。
这个约20平方米的房间里,堆满了锈迹斑斑的长方形铁盒。铁盒侧面写着“雷锋”“冰山上的来客”“闪闪的红星”“焦裕禄”等字样。
张建洛蹲下身,随便拿起一个铁盒打开,里面有《开国大典》的拷贝,这部拷贝一共6本。铁盒里还有这部拷贝的鉴定书,由洛阳市电影公司于1989年11月15日出具。翻开鉴定书,里面密密麻麻地记载着20多年来的放映记录。
“这是1989年电影《开国大典》上映时最早的一批拷贝之一,这本鉴定书就好比它的‘身份证’。”张建洛说。
狂热
花几十万元去买旧拷贝?
好多人想不通
1982年冬,在广西当兵3年、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张建洛退伍回乡了。他的行囊里除了一些生活用品,还有两本拷贝。
当时的张建洛觉得,这两本拷贝是他从军时期最有意义的纪念品。因为,在部队里张建洛经常给前线的战士们放电影,这是战士们在战事间隙最大的爱好。
回到家乡后,对拷贝、放映机,张建洛总有种特殊的感情。
1991年,在单位负责宣传工作的张建洛被派到北京电影学院进修。在之后两年多的学习时间里,张建洛收集了100多部拷贝。
张建洛还干过更“疯狂”的事情:得知广西有一批旧拷贝需要处理,他急匆匆地赶过去,花30万元全买下来了。这一次,他不但花光了积蓄,还欠了一屁股外债,很多人都不理解他的做法。
如今,张建洛已51岁。满屋的近千部拷贝就是他30多年来收集的成果。按一部拷贝的胶片长约2公里来计算,所有胶片连起来长约2000公里,这可是洛阳到上海距离的两倍!
钩沉
周恩来担任导演的《东方红》拷贝,
您见过吗?
在张建洛收集的拷贝中,绝大部分是不同时代的红色电影,“年龄最大”的是20世纪40年代末出品的。
这些拷贝中,有一些已是珍贵的历史见证。
1965年,一部名副其实的大片受到全国人民追捧,它就是八一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等单位制作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这部影片由当时的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担任总导演,由首都各界文艺工作者,工人、学生业余合唱团共计3000多人集体创作完成,是建国后第一部全面反映中国革命历史的大型歌舞作品。
张建洛保存的这部《东方红》拷贝,制作于1964年。护片袋原本是白色的,如今已变成斑驳的黄色。他说:“当时为拍这部影片,周总理还特批了30万元人民币。你看,用的胶片全部是从国外进口的彩色胶片。”
感动
男子开着宝马车,陪母亲来看露天电影
张建洛收藏旧拷贝可不是为了自己过瘾,恰恰相反,他很乐意和大家一起品味旧电影里的快乐。
从4月持续至今的免费放映活动,已累计吸引数万人前来观影。最让张建洛感动的画面发生于上个星期:有天晚上正放着《冰山上的来客》,一名40多岁的中年男子开着宝马车,带着一位80多岁的老人来看电影。俩人走到人群中,席地而坐。
这个中年男子告诉张建洛,老人是他的母亲,他记得小时候被母亲抱着去村口看露天电影,那时放的也是《冰山上的来客》。现在,他在城里做生意,有钱了,可陪母亲的时间很少很少。他特意带着母亲来看电影,重温旧日时光。
免费放映活动持续到10月,所放影片将经过洛龙电影公司筛选、审查后播放。之后,张建洛收藏的近千部拷贝,将集体搬进“新家”。
张建洛说,洛阳师范学院正在建新校区,学院已计划为他设立一个1000多平方米的展馆,供他展示这些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