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一货车司机将平时用的超高车厢换成标准车厢,在年检时被查获。民警顺藤摸瓜,来到洛龙区白马寺镇一带,查处了给这辆车“换装”的非法改装点。(见本报昨日A06版报道)
非法改装大货车,带来的是重大安全隐患。且不论有无防护装置,有无贴车身反光标识,为了应付年检反复拆焊,就算车厢焊得再严实,能保证没事儿?再说,“身子”高了,“度量”大了,除了造成视线死角,车身能否承重?刹车好不好使呢?
既然危害恁大,为啥还有那么多人非法改装?也许有些人是单纯受利益驱动,多拉货就能多赚钱;有些人可能考虑到过路费、燃油费、司机工资等综合成本,担心不超载的话难赚钱。但无论如何,为一个“利”字干这悬事儿,不该。
利益因素,注定了对非法改装监管并非易事。然而,对这一出事就可能闹出人命的违法行为,监管部门管了没有、管得怎样,类似疑问无法忽视。
正如被查处的这个非法改装点,其装备齐全、生意红火,半小时驶出四五辆改装货车,在司机那儿“颇有口碑”,还延伸出“代理公司”等“产业链”,它究竟存在了多久?这么显眼的改装点,假如它是“黑”的,平常就没有被发现过?
退一步讲,就算这家改装点是“白”的,能合法开展汽车维修业务,按照《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等法规,其业务实行分类许可,还是要接受相关部门监管,又怎么敢堂而皇之进行非法改装?
治理超载超限,绝非一日之功,除运动式检查,日常监管更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假如管一阵松一阵,很容易让治理成效打了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