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街区效果图 (资料图片) |
|
□记者 李砺瑾 特约记者 孙海洲
核心提示
近日,引人注目的《洛阳市东西南隅历史文化街区(老城区)详细规划》(2012-2020)(简称《规划》)公示结束,项目总体布局结构为“一环、两轴、三片、八节点”。建成后,洛阳古城将形成以明清建筑风格为基调,集文化、旅游、商业、休闲为一体的经济发展带。目前,该项目征迁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1 古城千年底蕴,现状与地位不匹配
这座于宋金时期在隋唐洛阳城故址上建造而成的老城,经元、明、清及民国时期的传承和不断改造,延续至今。
尽管洛阳古城地位重要、名声在外,但因战乱影响和管理不善,现状与它的地位并不匹配。如今的老城里,风格混杂的近现代民居建筑错落分布,遗存下来的历史古迹如孤岛般散落在民居中。同时,居民见缝插针地修建各类建筑,使本不宽裕的空间更加狭窄;许多院落年久失修,已成危房。
此外,这里的基础设施也普遍滞后。不少小巷子里,急救和消防车辆难以进出。水管网均修建于20世纪80年代以前,电力管线容量有限,煤气、暖气无法通达,保护与整治势在必行。家住西大街的郭淑芝今年已69岁,还要照顾年过九旬的婆婆。可由于居住的院子里没有公厕,她每天清晨第一件事就是去婆婆屋子里倒马桶,再到隔壁的医院如厕。
为了改善居民生活,提升城市形象,我市开始进行古城保护与整治工作。根据《规划》,项目的实施范围为金业路以东,新街以西,中州东路以南,护城河以北,占地面积1360亩,居民9000余户,近2万人,计划投资约85亿元。拟建成以明清建筑风格为基调,集文化、旅游、商业、休闲为一体的经济发展带,使其成为既具丰富历史文化内涵,又具现代气息和浓郁特色的洛阳城市地标。
2 总体效果是什么?“一环、两轴、三片、八节点”
洛阳古城(老城区东西南隅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整治项目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总体布局结构为“一环、两轴、三片、八节点”。
“一环”为城墙遗址—城河文化公园。在清理整治城墙遗址,恢复东、南城门,梳理城河景观的基础上塑造环城文化公园,使其成为反映、展示宋金到明清洛阳老城历史文化的地标,为城市提供有地方特色和文化意义的公共文化活动空间。
“两轴” 指的是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形成的传统文化与休闲商业文化轴,在强化传统商业文化功能的同时突出老城自隋唐以来的历史文脉,形成开放性的带状博物馆群系列。
“三片”指的是以府文庙—鼓楼—妥灵宫—玉虚观建筑群及遗址公园为中心,形成以儒学思想、祭祀文化、地方文艺为核心内容的传统文化片区;以府城隍庙—西大街传统商业群落—公园巷民国建筑群为中心,形成以民俗展示、商业文化和娱乐休闲为主要功能的传统商业片区;以安国寺—察院建筑群为中心,形成反映佛教及官学传统的文化片区。
“八节点”即丽景门民俗文化节点、西南角楼—工业遗产节点、安国寺—南门公园节点、文峰塔文化景观公园节点、柳林街民俗博物馆群节点、东门历史公园节点、唐宣仁门遗址公园—十字街广场节点、北宋衙署花园遗址公园节点。
3 历史古迹咋保护?
修缮、保护并保持建筑风格
始建于东汉的董公祠、妥灵宫,源于隋朝的周公庙,宋代的文峰塔,元代的府文庙,明清的鼓楼……这些建筑已成为一座城市底蕴的历史符号。根据《规划》,规划用地包括遗产总数16项,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项、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5项。
按照《规划》,将对唐宣仁门遗址、宋代衙署遗址、城墙遗址、玉虚观及四眼井遗址进行保护,对文庙、城隍庙和安国寺、文峰塔和鼓楼进行修缮和保护,对妥灵宫和董公祠进行恢复修缮。
此外,交通及街巷规划将保持原有街巷系统的基本格局,原则上不在街区内开辟新的道路。建成后,东、西、南、北大街将以步行功能为主,原则上不予行车。
根据《规划》,将保持街区自明清经民国至今形成的多元化建筑风格,形成多重历史景观的叠加与并存。建筑布局上,将保持街区现有建筑布局。
对古城内的遗址,也将加以保护,并将其呈现于中外游客面前。例如,对唐宣仁门遗址,将结合街区基础设施,建设地下遗址博物馆,地上开辟为十字街历史公园,形成街区中的隋唐历史地标;对宋代衙署遗址,将保护复建衙署建筑,恢复宋代花园,形成街区中的北宋历史地标。
4 征迁后住哪里?
两个安置小区可自由选择
对于搬走的居民,会有两个安置地块供大家自由选择。一个是位于中原菜市场东侧的中原新城·华林苑,一个是位于隧道局设计院东侧的北辰·御花园。
安置房给排水、供电、暖气、燃气设施配套到位,有线电视、电话、网络等线路到户。
此外,若被征收人符合“双困户”条件,则按照《洛阳市城市房屋拆迁“双困户”补偿安置实施意见》执行;若被征收人符合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或承租廉租住房的条件,可协调优先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或承租廉租住房。
该规划的整个工期可按八个板块、二个片区、二个工期实施。一期工程建设期为3年,包括东、西、南、北大街基础设施更新,城隍庙地块整治与改造和十字街地块保护、整治与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