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小学生,上学得背一个大书包——课本太多,小书包装不下。有的家长怜惜孩子不堪重负,赶紧给孩子升级装备,弄个有轮子的行李箱似的拉杆书包,让孩子拖着走。
时间倒流几十年,定格在1939年,学生们是不用考虑书包轻重问题的。那时候抗日战争已经爆发,正在打仗,很多学生连课都不用上了,因为保命比学习更重要;就算有不怕死的坚持上课,想来也不必太认真,好赖认俩字就成。
——我是这么琢磨的。事实上,我发现,抗战时期的孩子们,学的东西更顶用。
洛阳金石文字博物馆馆长朱晓杰,从民间搜罗了好几本抗战时期的小学生课本:棕黄色牛皮纸,内容乃毛笔手写,多是十几页薄薄的一册。
课本内页上写着,此乃“改良私塾适用”的“公民课本”,编纂者是河南孟县县政府小学教材编选委员会,出版时间是1939年。
孟县就是现在的孟州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和洛阳市吉利区接壤。
《公民课本》第四册(如图)统共只有18课:《技能》一课,《公益》一课,《责己》一课,《择友》一课,另有《分工合作》《不妄取》《睦邻》《隐忍》《宽容》《忠勤》《仁勇》《合群》《仁慈》《爱国》等课。
每课内容,不过寥寥数语,浅显易懂,考验的是私塾先生的国文功底与学识,考验他们能不能凭这些简洁的文字,教会学生该懂的道理。
纵览整册课本,重素质多过重学识,重品格多过重才干,这与近日微信朋友圈里热传的《民国十一年(1922年)小学生课本》有异曲同工之妙。后者在讲解《职业》这一课时,只写了14个字:“猫捕鼠,犬守门,人无职业,不如猫犬。”浅显得有如爷爷、奶奶在热炕上训诫儿孙的闲话,然仔细品咂,发人深省。
这就是教育的功用:觉知向上,且不感其烦。
有人评说,旧时兵荒马乱,人心却淡定,上有信念,下有常识,仁义礼智信之外尚有情趣。
反观现代教育,课本越来越厚,课时越来越多,老师、家长都嫌孩子学得不够多、不够深,齐推“填鸭式”教育,恨不得将学生架在分数上“烧烤”,同时流下心疼、纠结的眼泪:哎呀,我也不愿意如此,但总不能让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呀!
孩子的心纯如水晶,只想和小伙伴们多耍一会儿,哪里懂得思考人生与输赢?是大人怕自己输给旁人的眼光、世俗的标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