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金石文字博物馆馆长朱晓杰,前段日子自掏腰包,从日本“赎”回一套秦汉时期的私印(上图)。
这套印章有二十几枚,有方有圆,均为金属质地,篆文线条流畅,大的如指甲盖儿,小的如袖扣,看起来就像一溜儿微型砝码,用时得小心翼翼地捏着。
不用时也不必将它们裹起来——印章的背面或者印体左右大多有鼻儿,孔如针眼,有的凸出来,有的凹进去,用细线穿着,可以挂在身上。据说此为“穿带印”,在汉代相当流行。这可比今人所用的塑料章、木头章有趣多了。
印章是我国特有的历史文化产物,没有任何国家的人会像中国人如此在乎印章。去银行取钱,输入密码即可,但若是买房子这等大事,非带上印章不可。
据史学家考证,早在商周时期甚至更早,河洛先人就开始使用印章了。周代,印章被统称为玺或玺节。秦代,唯天子用的印章才可叫玺。汉承秦制,皇帝之印叫玺,一般的叫印、印章或章。
印章还有一些别称,如宋代的“记”“朱记”“合同”,元代的“押”,明代的“关防”“符”“契”“信”等。清代以后,唯有“印”“章”延续,迄今未变。
据朱晓杰介绍,印章起初是作为信物使用的,空口无凭,有印为证,盖个戳儿,便是承诺。
从这套秦汉印章来看,两千年前,印章尚是贵族、富商的专属,老百姓使不上,一则没那必要,二则挂在身上麻烦,下地干活儿不方便,一不留神就丢了。
这个时期的印章是严肃甚至是威严的,基本上都盖在契约上。唐宋以后,闲章多了起来,文人骚客的把玩,使得印章除正统范儿外,还具有艺术属性。
宋末元初的书法家赵孟公式,先表示了对篆刻印章的狂热喜好,不论是写字还是画画,都要盖个戳儿,以示“赵氏出品,必属精品”。这行为虽然现在看来稀松平常,但在当时类似于在胳膊上刺青的新潮男女。
于是明清时期印人群起仿效,印章的篆刻内容越来越有个性,审美价值也越来越突出,印章终于上升为与书画并列的独立艺术品种。
乾隆皇帝在他珍爱的《富春山居图》上又是题跋又是盖章,基本上看一次盖一个章,看了无数次,也就盖了无数次章——幸好这幅被他当宝贝的画最后被证明是赝品,要是真迹,可就被毁了。
郑板桥更是可爱。他刻了一个印,印文是“青藤门下走狗”,直陈他是书画家徐渭(号青藤居士)的骨灰级粉丝,忠贞不二。
你手里有没有印章?若有,是为表诚信,还是为表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