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10版:河洛评谭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制度设计应更有人文关怀
别忘了这些“新老人”
还是该细算一下成本账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 年 10 月 14 日 星期    【打印】  
别忘了这些“新老人”
□本报新闻观察员 洛谭
    大量50后甚至部分60后,虽然在逐步迈进“老人家”这个门槛,但绝大多数没敢把自己当“老人家”——没有主观意愿,更没有客观条件。

    重阳节到了,晚报刊发了一组“重阳节感亲恩,你给父母啥惊喜”的报道。其中的讲述人,或为父母送上其心爱之物,或想方设法陪伴父母、关注父母的感受和兴趣——总之,各种各样的孝心故事,暖了老人心,也暖了读者心。

    不过,从报道内容看,这些好儿子、好姑娘,多是四五十岁的人,其父母也已是七八十岁的老人家。那么,那些再“新”一些的老人们呢?比如那些60岁左右的老人。

    这些“新老人”,尤其是女性,常常还没享受几年退休后的轻松日子,就要帮子女带孩子;等到小家伙上学了,又要把精力转移到上一代老人身上。整个社会公共服务的缺失,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他们弥补的。

    现在的家庭跟过去不一样:老的多,小的少。“新老人”们的上一代,不少甚至在年未及半百时,就已经有几个儿女簇拥着、呵护着了,自己也很乐意以“老人家”自居。而大量50后甚至部分60后,虽然在逐步迈进“老人家”这个门槛,但绝大多数没敢把自己当“老人家”——没有主观意愿,更没有客观条件。

    较之上一代老人,他们更“明白”一些:在独生子女已经“奔三”(甚至“奔四”)的当下,他们不会再从单一的道德角度去谈论“孝道”,去要求子女“尽孝”。

    然而,他们毕竟越来越老了,身体大不如前,失落感越来越强。被时代耽误过,吃过苦受过罪,临老了也没啥机会“发挥余热”——这些“新老人”,谁疼?谁爱?他们爱吃啥,爱玩啥,喜欢啥,想做啥,该有人替他们想一想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洛阳社区热帖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

≡ 河洛文苑 ≡

≡ 馋猫大本营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