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讲人档案:孔祥宏
市五中校长 | |
好书是一片草地,是一片树林,是一条小溪,疲劳的心灵可以在里面栖息、洗涤;看小草蓬勃生长,听小鸟歌唱。读书,失去的是过眼云烟,得到的却是一对飞翔的翅膀,最终获得的是一个无与伦比的人生。教育大讲堂第五十五讲,孔祥宏寄语中学生:好读书,读好书,真正成为一个视野开阔、独立、强大的人。
1 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
俄国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形:不少学生手捧漫画、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网络小说等,沉溺其中,对那些需要动脑筋的、经典类的书籍却很少去关注。读这些书,不能说一点好处都没有,但长期陷入这种“俗阅读”“浅阅读”中,对中学生的成长有害无益。
作为家长,应尽量帮孩子选择一些具有阅读价值的书籍。换句话说,就是要让孩子多读经典,有关文史哲、宗教、经济、生物、军事、天文、地理、美学、音乐、文物等各类学科的书都不乏经典。
读经典著作的目的就是要学生感受和体悟那些不朽的情感,思考和追求那些普遍适用的意义和永恒的价值。
中学生需要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只有阅读经典,才有可能对现实有真知灼见,对人生有领悟,对历史有深知,对宇宙有认识;才可能树立起生活的自信。
2 课外阅读既是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
课堂教学和教科书固然重要,但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内容上,传授的知识都是有限的,它们的任务主要是起示范和引导作用,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大量、有效的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在学生面前展现了一个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奇妙世界。它指导学生认识人生,热爱生活;它召唤学生扬起思考的风帆,在书海中遨游;它能帮助学生了解古代,读懂现代,寻求信仰的力量,精神的支柱;它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发展个性,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
有的孩子看课外书会入迷,甚至废寝忘食,影响了课内知识的学习。因此,家长要指导孩子合理规划课外阅读的时间,要坚持原则:先课内后课外;每天的黄金时间(7:00~9:00,19:00~21:00)用于课内学习;假期的上午时间也应用于课内学习。同时,还要注意读书姿势和用眼卫生,预防近视。
3 读书要趁早 要超前读书多读经典
作家王蒙说:“读书要趁早,要超前读书,多读经典。”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体会:现在读书,记忆的效果、内化为自己能量的效果已远远赶不上学生时代。因此,家长应在孩子的黄金读书年龄,让他们好好读书。
作家肖复兴说:“能够热爱读书并能懂得怎样读书,对于一个孩子真是最大的财富。”
歌德说:“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初中生正值青春叛逆期,异性交往等敏感问题会一一呈现,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是这一时期的关键。学生进入初二和初三,又是进行情感教育、理想教育最好的时机。那么,小说、人物传记、科普读物是这一时期的最好读本,当然,适当加入一些哲学类的读本,加强对人生、生命、自然、宇宙的思考和探索会更好。
建议家长,一次不要给孩子买太多的书,读完一本买一本,或者读完之后和同学交换,书非借不能读也,借书看也许比买书看效果更好。
读书时,最好能做笔记,还可以写读后感,这对提高思想认识和写作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链接:
一、 中学生每年课外阅读量以多少为宜?
中学生学业负担相对较重,每个学期读4本书为宜(一个月一本,好好读,细细品,认真想),一年两个学期读8本书,加上两个假期读2本书,一年下来可以读10本书。
二、家长如何帮孩子选书?
新课标规定的初中生课外40部读物可以作为参考。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认知、喜好、视野从《亚洲周刊》编辑部联合评选出的“20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名单中去选择。
如:
如萧红的《呼兰河传》、巴金的《寒夜》、林语堂的《京华烟云》、古华的《芙蓉镇》、阿城的《棋王》、余华的《活着》、徐速的《星星?月亮?太阳》、钟肇政的《台湾三部曲》、于梨华《又见棕榈,又见棕榈》等。
人物传记类,除《名人传》外,《鲁迅传》《毛泽东传》《朱自清传》《闻一多传》《爱因斯坦传》《华盛顿传》等均可读。
科普类,可以读乔治·伽莫夫的《从一到无穷大》、珍妮·古多尔的《黑猩猩在召唤》、刘易斯·托马斯的《细胞生命的礼赞》、爱德华·欧·威尔逊的《生命的多样性》、理查德·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马丁·加德纳的《啊哈!灵机一动》、詹姆斯·格莱克的《混沌:开创新科学》、比尔·布莱森的《万物简史》和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
哲学类,可以读读周国平的《人文讲演录》、蒙田的《蒙田随笔》、培根的《培根随笔》、帕斯卡尔的《思想录》等。
三:推荐五本课外读物:
1.《穿越风中之洞》
2.《走向梦中的家园》
3.《逃离黄星到美国》
4.《闪亮之星》
5.《暗夜女巫》
这是美国教育部门推荐给美国中学生的5本小说,都是描写人物的成长经历的书,故事情节生动、亲切、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