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14版:洛阳·视觉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丰收的季节,稻客的春天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3 年 10 月 16 日 星期    【打印】  
丰收的季节,稻客的春天
□见习记者 杜卿 文/图
夕阳下,收割机正在地里忙碌着
站在收割机上,王红梅单手将整袋稻谷放到地里
何甲寅夫妇二人在地头的水渠边洗脸
收割下来的稻谷“躺”在地里
村民用镰刀将收割机落下的稻子割下,再用收割机脱粒
    “稻客”,指的是收完自家稻子,又外出替别人收割稻子的人。那些驾驶收割机走南闯北进行跨区收割作业的农民摇身一变,成为新一代“稻客”。他们追随丰收的季节,像候鸟一样四处迁徙。

    眼下,孟津县会盟镇上万亩稻子正值丰收季节,在众多来此作业的稻客中,来自甘肃平凉的何甲寅和王红梅夫妇并不起眼。近日晚,二人从银川赶到了孟津县会盟镇双槐村。

    抵达孟津县的次日早晨,王红梅用手机大小的GPS测量仪绕着农田走了一圈。“1亩7分!”她说道。一亩地的收割费是70元,收了钱后,何甲寅启动了收割机,而王红梅则站在收割机侧面的踏板上,将编织袋袋口对准谷仓出口。收割机来回在稻田中穿梭,所过之处只留下短短的稻茬和已脱粒的稻杆。

    27分钟后,收割作业结束,一袋袋稻谷被堆在地里。“如果用镰刀作业,得好几个小时,而且回去还得脱粒,现在用机器收割方便又划算。”农民庆师傅说。

    由于生意火爆,夫妇俩中午顾不得吃饭,一直忙到晚上7点半,才将最后一块地收割完毕。一天下来,俩人共收割了近30亩地。“现在收割机很多,钱越来越难挣,要不是和这儿的农民认识,我们不会有这么多活儿干。”何甲寅说。

    晚上,王红梅将运送收割机的卡车的驾驶室座椅放倒,铺上被子,这里是夫妻二人临时的家。“睡在车里,能看着收割机,这样心里踏实。”王红梅说。

    在孟津县停留半个月后,夫妇二人又要启程去江苏收割稻子了。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洛阳社区热帖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

≡ 河洛文苑 ≡

≡ 馋猫大本营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