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继远 70后,洛阳土生土长,现在深圳谋职,闲时鼓捣散文,常被误认为老年作者。 |
|
在深圳,没几个人会像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土著居民那般,骄傲地称自己为“老深圳”。深圳太年轻,三十多岁的年纪,还顶不起这个“老”字。
另外,上过几年学的人基本上都知道,深圳原是祖国东南边陲的一个小渔村。说自己是“老深圳”,等于宣告自己曾是小渔村里的渔民,这个不是谁都愿意承认的,尽管渔民和农民的差别真不算大——只不过谋生地一个在海上,一个在陆地上。
跟别人讲自己是某省某地人,心里感觉可能就完全不同。这话透露出的信息仅是自己来自某个地方,自己的家世背景如何,甚至“不足为外人道也”的过往,都还相当隐秘。不问出身,只问来路,人人平等,人人都是主人,感觉应该挺爽。还有街头和媒体上那句“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公益广告语,看起来、听起来都让人觉得美滋滋的。晚上细想,笑点低的人或许还会乐呵呵地睡不着觉。前两天还在偏远家乡,一下子就成了国家改革开放最前沿、国际化大都市里的人,也算飞黄腾达了。
房子好像从未成为做深圳人的障碍。与收入差距悬殊的房价,光听说就让人心惊,看了更让人胆战。不过没关系,租居或蜗居在深圳,委实不是一件可耻或丢人的事情。放眼身边,这种暂时或长期买不起房的人多了去了。那些有了一套、两套或更多套房子的人,也没几个底气十足地称自己是深圳人,他们多称自己是外地人。一到春节等传统节日,大多数外地人都挈妇将雏返乡,房子也难以留住他们思乡归家的心。所以每到春节期间,深圳都要程度不同地出现“空城现象”。
从严格意义上讲,户口簿可以视为一个人成为“深圳人”的法律凭证。来深圳谋生、创业或生活的人,大多数将户籍留在了家乡。虽然公安机关办证大厅户口迁移窗口每天都很繁忙,可户籍人口的增长量相对于实际进入这个城市的人口数量,仍不占优势。
城市的开放包容,让来深圳的人少有陌生感,觉得大家都一样,很自然地会把自己当成“深圳人”。这自然是莫大的好事,是深圳的品位和优势。但真正在心理和情结上归属深圳,认为自己根在深圳,把自己当“深圳人”的却又寥寥无几。究其原因,不是深圳的柏油路太硬,扎不下根;也不是深圳的房价太高,落不下户;更不是深圳的户籍人口增长太慢,赶不上城市发展速度,这一切,只因深圳太年轻。
给深圳时间,给家乡意义上的“深圳人”成长时间。当一代代生在深圳、长在深圳的人壮大长成,当他们掌握了生活和时代的话语权,人们便会经常听到:我是深圳人,或者还要加上几个字——土生土长的深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