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仪式现场 |
|
核心提示
孩子的12岁生日怎么过?在洛阳,很多家长选择了在酒店里包桌庆祝,而12岁女孩裴心雨的父亲请来中华国礼社的人员,为女儿举办了一场原汁原味、庄重典雅的汉代加笄(jī)礼,弘扬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礼仪。
▲▲▲【现场】 12岁女孩三次加笄,还原汉代礼仪
5日中午,龙门,伊滨耕园酒店大厅。
台上正中的供案上,放置着三足鼎、奁(lián)盒、礼器、醴(lǐ)器,地上摆放着坐榻、跪榻。裴心雨一身素花汉服,一上台就经立(古代专用词)于堂前。背景墙上,还写上了“笄礼”二字,旁边是一段文言文:“弃尔幼志,顺尔成德,敬尔威仪,淑慎尔德。”这是《礼记》对“笄礼”的直接解释。
琴、茶、香……一切很讲究。裴心雨家人的着装,让我们了解了何谓汉代的平裾,而执事的衣服和帽子,又让观礼者明白了什么叫玄服、玄端。
整场仪式,裴心雨三次加笄:第一次加襟,裴心雨的母亲为女儿系上束腰的带子,让她“抛弃童心,谨记成人之德”;第二次加裳,母亲为女儿换上庄重大气的曲裾(jū),希望女儿保持成人的威仪而不懈怠;第三次加钗、簪,母亲为女儿插上钗和簪,宣告裴心雨正式成年。加笄之后,是女孩对父母的感恩礼和对老师的谢师礼。
整个行礼过程,舒缓、端庄、郑重……记者注意到,就连裴心雨的母亲饮茶时,也都用宽袖遮着脸,极其文雅。
“我们中国人是很讲究德性的。我们这套礼仪,原汁原味地保存了《礼记》和古代资料中的东西,但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不得不简化。我们希望通过观礼,更多的人能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主办这次加笄礼的,是一个叫曲子的男子,他是郑州中华国礼社的副社长。
▲▲▲【观礼者】 与众不同的成人礼让人学到很多东西
裴心雨的父亲裴佩,原本是个相声演员,现在省电视台工作,他告诉记者,他是中华国礼社的核心成员之一。“我在家比较独断,我一提加笄礼,家人都听我的。”开了一句玩笑之后,裴佩认真地说,“我借此想向传统文化致敬,也希望女儿成年后,能够学会感恩和尽孝道。”
裴心雨在市景华实验小学上学,她说,刚听说父亲这个想法时,她的第一反应是有些呆——她根本没想到,自己要用这种方式度过12岁生日。
为了能把加笄礼完成得得体、有度,头天晚上,裴心雨一直排练到23时,作揖、跪拜、敬酒、敬茶,反复练习。
“刚开始练跪时,我一下就跪下去了,可老师说得慢慢地跪,敬茶时也要双手去敬。我想起平时给父母单手敬过茶,这很失礼。通过这次加笄礼,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裴心雨邀请来了8个同学。一个女同学不知怎么描述观礼感受,因为她从没见过这种礼仪:“我也刚过12岁生日,我们都是包一个饭馆吃一顿,可今天,她的生日过得跟我们大不一样。”
裴心雨的亲戚感受更强烈一些:“这个生日仪式非常有序,没有某些生日宴那种乱糟糟的感觉。”
▲▲▲【民俗专家】 汉礼要与现代文化结合起来,共同繁荣
记者在与现场宾客交流时了解到,在洛阳,汉礼已有一个小小的热潮,涌现出一批汉礼爱好者和社团组织。一名老先生告诉记者,有一回,他在洛八办附近一家饭店吃饭,碰到了两个穿汉服的女孩,她们自称“平时就穿汉服”。还有的汉礼爱好者,遇到传统节日就搞活动,比如每年三月三曲水流觞等。
也许就是看到了洛阳这种小氛围,主办方想借首次在洛阳举办加笄礼之机,倡导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曲子说:“洛阳文化积淀最多,相信这里接触汉礼的人会越来越多。”
刘百灵是我市民俗专家,此前与裴家并不认识,5日闻讯专程赶来,只为一睹汉礼:“前一段,我做讲座,谈到婚礼上色彩的混乱、礼仪的混乱、角色的混乱、语言的混乱。本来,新郎新娘应该是婚礼的主角,现在却是司仪当主角,新郎新娘变成配角。本来结婚是一件庄重、严肃的事情,一拜天地,二拜父母,夫妻对拜,但现在新人结婚又是接吻,又是谈恋爱经历,将个人隐私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就连孩子过12岁生日,也只是订个生日蛋糕。现在很多东西都与传统文化无关,今天这个仪式倡导汉礼,很好。”
“不过,这个汉礼仪式精简了。实际上,我们也不可能完全复古,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将汉礼与现代文化结合起来,共同繁荣。”刘百灵的一番话,表达了对主办方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