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学家和音乐家嵇康身材高大,姿态俊逸,是“竹林七贤”之一。嵇康性格耿直、刚强,对当时控制朝廷的司马氏集团采取不合作态度,后来被司马昭杀了。
嵇康死后,他的儿子嵇绍成了孤儿。嵇绍长大后,与他父亲一样才华出众,身材魁梧,仪表堂堂,不论走到哪里,都非常引人注目。
西晋建立后,嵇绍被朝廷征召到京都洛阳做官。有人见了他后,对“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说:“昨天我第一次见到嵇绍,他长得高大挺拔,就像一只仙鹤站立在鸡群里一样引人注目。”王戎听了说:“你还没有见过他父亲嵇康呢,风度更胜过他!”
晋惠帝司马衷继位后,嵇绍担任侍中,在皇帝身边供职,经常出入宫廷,受到重用。尽管当时王室成员争权夺利,局势动荡,但嵇绍对晋朝非常忠诚。
公元291年,西晋皇族内部发生了“八王之乱”,河间王司马顒和成都王司马颖联合进兵京都洛阳。嵇绍随惠帝出兵迎战,在荡阴打了败仗。当时,将领和侍卫中有不少人逃跑,但嵇绍始终护卫着惠帝。叛军的箭如雨点般射来,嵇绍身中数箭,鲜血溅到了惠帝的战袍上,最后重伤死去。
战斗结束后,侍从要洗去惠帝战袍上的血迹,惠帝加以阻止说:“不能洗掉,这是嵇侍中的血啊!”
后来,人们用“鹤立鸡群”来形容仪表出众或才能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