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讲人:洛阳师范学院教授杨淑芝 |
|
国学是一种文明的传承和延续
国学,不仅仅是文化定义,更是一种文明的传承和延续,是中华民族不变的信仰。到底什么才是国学教育,很多家长却知之甚少。
杨淑芝表示,学习国学的目的是唤醒,而非灌输;是激发,而非强迫;是在孩子与父母、师长、同学和大自然相处的过程中,随时培养其是非、善恶与辞让之心,从而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懂得内求和自省。国学教育,不是让孩子们仅仅记住《弟子规》《论语》,而是让他们从中读出高贵的人格,并学会独立的思考;不是让他们形成“见到老师马上鞠躬”的条件反射,而是让他们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尊师重道”。
现在的教育更加注重文化教育,却忽视了人格教育。一个人的成就大小从来就不是学历能决定的,除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以外,意志力、思考力、判断力、决断力和完整的人格才是成功的必要因素。
国学教育要“接地气”
讲座现场,杨淑芝给在场的小朋友和家长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面包师傅,做了一个美味的面包,他把面包切成好多块儿,有大块儿的,也有小块儿的。在场的小朋友纷纷把大块儿的面包拿走了,而心心(化名)却不争不抢,拿了小块儿的面包。
心心把面包掰开后,发现里面藏着一块金子。心心想金子不是自己的,就去把金子还给面包师傅,师傅却说:“这块儿金子就是给你的,因为你懂得礼让。”
杨淑芝问现场的小朋友:“如果是你们,会拿大块儿的面包,还是小块儿的呢?”
“大块儿的,因为好吃。”
“小块儿的,因为里面有金子。”
杨淑芝说,这个故事跟中国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个道德教育故事——孔融让梨,有相似的地方,教育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可是,换了一种形式讲述出来,孩子并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内涵。现在,不少人对于国学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使国学教育流于形式,真正的国学教育应该“接地气”,要让孩子理解其中的真谛。
比如,家长给孩子讲述文学典故、诗词时,不要仅仅读给孩子听,逼迫孩子背诵。
年龄稍大的孩子在初步记忆知识的基础上,需要家长将古代典故与当今生活相结合,用言行进行引导,并通过更多实践,如参加社会生活等,让孩子对前期记忆下来的知识进行充分消化、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