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马听风街、厚载门街、望春门街、定鼎门街……走在这样的街道上,品着这些路名,是不是可得劲儿?
“本地人的脸,外地人的眼”,有人曾如此形象地描述路名的功用。路名很重要,是城市的名片之一。洛阳部分道路的名称,却有些问题。
比如,路口的路牌上写的是“道北三路”,路上的路牌上却都是“状元红路”。除了命名的相关部门明白,除了附近的居民明白,除了经常路过的市民可能明白,真的很难知道,还有多少人会明白这是同一条路?(详见今日本报A12版)
事实上,这样的“乌龙”路名绝非个例,也绝不是第一次登上晚报。就像去年晚报一篇报道所提及的那样,西工区的爱民街、居民巷,是两条路还是一条路?洛浦路是东西方向还是南北方向?夹马营路和爽明街是几条街?类似的问题,到现在恐怕还是会有很多人说不清楚。
老实说,不管是一路多名,还是多路一名,或是一时无名,都会给大家的生活带来切实的影响。打个比方说,在这样的路旁居住,网购物品时地址到底该填哪一个?在附近请客吃饭,会不会等得“黄花菜都凉了”,约的朋友还“找不着北”?
洛阳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很多路名、地名听起来都那么有韵味儿。确实,很多城市可能都拥有万达广场,但有多少城市拥有孝文大道、司马光路?勒马听风街、厚载门街、望春门街、定鼎门街……走在这样的街道上,品着这些路名,是不是可得劲儿?
路名、地名既是家的方位,也是钩沉人文记忆的标记,当然不能给人混乱的错觉。就在近日,民政部有关负责人在全国地名文化建设研讨会上表示,要抓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慎重更名,地名要“记得住乡愁”。“任性改名”改丢的不仅是“乡愁”,更是整个民族的记忆。
确实,纵使世易时移,也不能在贪大求洋、标新立异中迷失自我,丢掉那一抹“乡愁”的记忆。值得欣慰的是,身为洛阳人,我们是令人羡慕的,因为这里有太多值得留存的记忆,就像脚下的许多道路,每一条都拥有说不完的历史,讲不完的故事。
话说回来,虽然洛阳“任性改名”现象并不多见,但也有不少值得注意的问题,就像路名混乱一样,稍不注意就会让浓浓的“乡愁”变成不少人的“真愁”,找不到地方只是表面问题,涉及房产证、工商营业执照变更显然更令人头疼。
部分路名的混乱,也许有暂用名、规划名之故,也许有相关部门衔接方面的原因,问题是,为何就不能做到无缝衔接,不让人为此发愁呢?当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