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特里克发表的这次不朽演讲,主题就是“不自由,毋宁死”。
他说:“它们是英国政府用来囚禁我们的锁链,英国政府很早就锻造好了,我们拿什么来反抗?还用争辩吗?我们已经争辩10年了,我们必须战斗……我再说一遍,先生们,我们必须战斗!求助于武力和上帝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先生们,他们说我们太弱小,无力与他们这么强大的对手抗衡,但是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变得强大呢?犹豫不决和怠于行动能增加我们的力量吗?先生们,如果我们恰当地运用上帝赋予我们的力量,我们并不弱小。300万人民,在我们拥有的这块儿土地上,在这个神圣自由的事业里,武装起来就是不可战胜的,无论敌人派来什么样的军队……对于我,请给我自由,否则就给我死亡。”
“不自由,毋宁死”,这个口号一经喊出,就激励着千百万北美人民为自由而战,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后来的美国人。
他们坚信自由是跟他们的生命一样宝贵,甚至比他们的生命更宝贵的东西,因为有些东西一旦缺失,生命就变得无比惨淡。
这也是美国公民教育的一个基础。
帕特里克唤醒了北美人民心中沉睡的理性和战斗的意志。
在“美国国庆节”后的第一天,帕特里克当选弗吉尼亚的首任州长,之后完成了3年的法定任期。1799年,帕特里克去世,享年63岁。
就在同一年,美国“国父”华盛顿也去世了。
帕特里克发表的“不自由,毋宁死”的演讲,奏响了北美人民争取独立自由的华丽乐章。
帕特里克是以嘴皮子奏响北美人民争取独立自由的乐章的,还有人是以笔杆子为北美人民与英国抗争呐喊的。
有一个著名的北美人托马斯·潘恩,他在1776年写了一本名叫《常识》的小册子,吹响了独立战争强劲的冲锋号。
这本50多页的小册子一经出版,立刻引起极大轰动。在6个月内,在只有300万人口的13块儿殖民地上,这本小册子卖出了50万本,相当于在现在的美国卖出了5000万本。据说,《常识》是18世纪北美殖民地除《圣经》外销量最大的印刷品,可谓“超级畅销书”。
这本书号召人们为争取独立自由而战斗,它以透彻的理论、平实的语言、强烈的感染力和极富预见性的判断,让殖民地广大人民深受震撼。
潘恩在《常识》中揭露了当时英国政府对北美殖民地的压迫,并驳斥了在北美流行的很多妥协观点。
他说,是该分离的时候了,甚至连上帝在英国和北美之间设置这么远的距离也是一个让我们和他们分离的强大而自然的证据。英国对北美的统治从来不是上帝的设计,一个大陆被一个小岛永远统治,是非常荒谬的。
潘恩对还在犹豫的北美人高呼,以上帝之名,让我们做最后的分离吧,以免我们的后代被割喉。热爱人类的人们,你们不但要敢于反抗暴政,还要敢于反抗暴君,勇敢地站出来吧!请接纳被暴君压迫的逃亡者(指自由),为人类准备一个避难所吧!
潘恩的《常识》以一传十、十传百的速度在北美大陆迅速传播,一个旧时代很快将消失。
在第一届大陆会议召开后,北美殖民地其实已经做好了以武力反抗英国的思想准备,英国人也在不断加强军事力量,以强化对北美殖民地的统治。
特别是在波士顿地区,由于它是新英格兰首府,所以,那里驻扎着3000多名英国士兵,指挥官是托马斯·盖奇少将。
盖奇少将深知自17世纪以来,殖民地政府在跟当地土著斗争的过程中,早已建立了各种各样的民兵组织。
随着英国和北美殖民地政治形势的恶化,盖奇少将希望发动小规模偷袭来破坏民兵的军火库,以此削弱民兵的实力。
1775年4月18日,盖奇少将派巡逻队到康科德地区阻截可能去送信的民兵,为史密斯率领的部队摧毁民兵军火库进行保障。
英军出发时动静非常大。英军都是正规军,行军步调整齐划一,他们敲着鼓、吹着号,动向很容易就被当地民兵掌握了。
4月18日晚上,银匠保罗·里维尔飞身纵马前往康科德提醒当地居民,英军或将来突袭,因为康科德地区存放着民兵的大炮。
(摘自《世界历史很有趣:袁腾飞讲美国史》 袁腾飞 著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