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市一名女子在公交车上中暑晕倒后,获交警和群众及时施救。(事件详情见本报23日A10版)这件事不但获得央视关注,也引发大家对如何预防中暑及救治中暑患者等话题的关注。
众人协力救助中暑女子获央视关注
本报在23日报道了众人救助中暑女子一事后,24日20时,央视新闻频道《东方时空》栏目再次聚焦此事,以《公交车上女子晕倒 众人协力救援》为题,详细报道了当时的救人情况。
交警执法记录仪拍下的视频还原了救人的经过。21日18时许,一名年轻女子被执勤交警和群众抬下公交车,并被安置在瀛洲桥岗亭的遮阳伞下。见该女子意识模糊,嘴角淌血,一名穿绿色短袖上衣的女子急忙打电话联系救护车。在围观群众中,有人送来药品,有人扇扇子为其降温。随后,该女子被救护车送到医院急救。
昨日,《洛阳晚报》记者见到了参与救人的高新交巡大队交警韩茵和协警王双飞、郑明杰。
“第二天我们特意赶到医院想看望那名女子,发现她已经出院了。”王双飞说,他们从医生处得知,那名女子是因中暑而晕倒,经过输液等治疗后很快便恢复正常,当天晚上就回家了。
高温天气下,出现头晕就要注意了
眼下已经进入三伏天,气温持续走高。昨日,《洛阳晚报》记者从市区多家医院得知,这几天因高温中暑而就医的大有人在。
河科大二附院急诊科主任林岩说,自入伏以来,该院已接连救治了十几名中暑患者,以建筑工人和老年人居多。他表示,建筑工人、环卫工等长时间在高温下工作,顶着烈日干活儿很容易中暑。老年人体质弱、免疫力低、对高温敏感,也容易中暑。此外,婴幼儿、孕产妇、心血管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等,也容易中暑。
林岩说,中暑分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 先兆中暑:有多汗、口渴、头晕、乏力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稍高。
● 轻症中暑:除了上述症状,还会伴随体温偏高、面色潮红、胸闷、皮肤灼热或湿冷、呕吐、血压下降、脉搏细而快等症状。
● 重症中暑:除了出现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的症状,还可能出现高热却不出汗、昏厥、痉挛、心衰、休克等严重后果。
夏季最好多喝温开水
林岩表示,出现疑似中暑症状后,大家可以先采取一些简单的自救措施。
● 当出现中暑先兆症状后,应立即到阴凉处休息,补充清凉含盐的饮料。
● 对于昏倒的患者,应迅速将其抬到凉爽的地方,解开衣扣和裤带,有条件者可在患者头部、两腋下和大腿内侧等处放置水袋,用冷水、冰水或酒精擦身,同时用风扇向患者吹风。在上述治疗过程中,施救者应用力按摩患者四肢,以防止周围血液循环停滞。
● 在病人清醒后,可给其喝些凉开水,同时服用十滴水、人丹、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
● 对重度中暑者,应在采取上述降温措施的同时,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在高温天气下,很多人喜欢吃冰棍、喝冰水解渴,但这并不好。”林岩说,喝冷饮虽然会带来短暂的舒适感,但它会迅速降低人体体温,使大脑误以为人体内部的热量已经散发出去,于是“下令”停止排热,导致毛孔宣泄不畅、余热蓄积,更容易引发中暑。
此外,冷饮还容易刺激喉部和肠胃,引发喉痛、腹泻、腹痛、胃痉挛等。林岩说,夏季最好多喝温开水、糖盐水,它们更能滋润咽喉、肠胃,利于消暑、解渴。